蔡戡
诗句如下:久留瘴岭苦思归,安得身如越鸟飞。 译文为:在瘴疠之地长时间停留,心中满是归乡之苦,怎奈身不由己,如同越地的鸟儿,无法自由飞翔。 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诗人通过对久居瘴疠之地的深切体验,表达了强烈的思归之情。瘴疠之地,即岭南,气候湿热、疾病流行,对人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挑战和折磨。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无助,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描写了他在登高望远中感叹人生短暂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公余赢得暂时休,归骑匆匆更少留。 “公余”指的是公务之余的时间,这里的“赢得”表示得到了一段闲暇时光。诗句中的“归骑”指的是回家的坐骑,而“更少留”则表达了骑马的人很快就离去,不再停留。 古木千章环美荫,危亭百尺枕清流。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画面。千章古木环绕着茂盛的树荫
雁荡山 又持一节向东州,自怪平生欠此游。 胜地百年开雁荡,漏天千古泻龙湫。 云生半岫轻随足,泉落空岩急打头。 却恨昔贤无辙迹,谢公岭上更迟留。 注释: 又持一节向东州:手持一物向东行(指东晋)。又,副词,再次。节,这里指拐杖,因拄着拐杖而东去。 却怪平生欠此游:却遗憾自己一生中未曾到过雁荡山。 漏天:古代传说天上有五城十二楼台,谓之“五岳三山”,即华山、泰山、衡山、方广山、蓬莱山和恒山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元夕夜晚出游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京城元宵夜的热闹场景,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我们来看第一句“九衢灯火万家春”,这句诗描绘了京城元宵夜的繁华景象。九条大街都挂满了灯笼,万家灯火辉煌照映在春色之中,象征着繁荣和欢乐。 第二句“岭外风光自可人”,这里提到了岭南的风景,虽然远离京城,但依然有着迷人的景色。这里的“风光”可能指的是自然风光,也可能是比喻人的风采
注释 1. 世事端如一局棋:比喻世间万事万物都像下棋一样,充满了变数与策略。 2. 光阴还若掷梭飞:光阴就像梭子一样快速飞逝。 3. 亡弓休问人得失:丢失了弓就不要去追问是谁的得失。 4. 佩剑那知孰是非:拿着剑也不知道谁是对是错。 5. 每对西山看不厌:每次看到西边的山都觉得不够看。 6. 何当南浦送将归:什么时候才能在南浦送你回家。 7. 不如从此扁舟去:不如现在就乘坐扁舟去。 8.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纤纤暮雨变飞霙” - “纤纤”形容细长,这里指柳絮(柳树的种子)。 - “暮雨”表示傍晚时分的雨。 - “变飞霙”意味着从雨中转变成飘落的小冰晶。 - 译文:“细长的柳絮在傍晚的细雨中变成了飞舞的小冰晶。” - 赏析:此句描绘了春末夏初时,细雨过后柳絮变成小冰晶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2. “夜听敲窗泻竹声” - “夜”指的是夜晚。 -
瘴雨蛮烟昼不开,问君底事亦南来。 外台总计惭无术,内府输珍信有才。 我去雁峰同北乡,子行梅岭带春回。 故园花竹平安否,何日从容共一杯。 注释: 1. 瘴雨蛮烟昼不开:指的是南方湿热的气候中瘴气和烟雾笼罩着整个天地,使得白天也无法打开门窗。 2. 问君底事亦南来:你为什么要来这里呢?这里的“底事”是指事情的原因或缘由。 3. 外台总计惭无术:外台主管官员对此感到惭愧
注释: 归途重约使轺临,为爱榕溪十亩阴。 俯瞰江流青一带,坐看山色碧千寻。 共拼沉醉酬佳节,暂驻斜晖纵赏心。 因念玉关人已老,不堪摇落又秋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榕溪阁与宪使相会时所写。诗中描写了榕溪的美丽景色和与宪使者的欢聚,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词细腻,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榕溪之中
《观雪》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卧听跳珠落瓦沟,晓来飞雪冻云稠 - 卧听:诗人静卧时听到的声音,形容其听觉之敏锐。 - 跳珠落瓦沟:形容雪花落在屋顶和沟槽上的声响,如同跳跃的珍珠落下。 - 飞雪冻云稠:描绘了雪花飘落时的壮观场景,厚重的云层被雪覆盖,显得更加密集。 - 赏析:通过生动的比喻,将雪花与珠子落下的声音、以及雪后的美景形象地刻画出来
幽居穷僻傍邗沟,晚岁天寒雪意稠。 高卧但知深闭户,纵观何敢共登楼。 寒惊远塞孤飞雁,重压清江独钓舟。 遥想千官驰入贺,葱葱和气满皇州。 注释: 幽居:隐居生活。 傍:靠近。 天寒:天气寒冷。 雪意:形容雪的意境。 高卧:躺在高高的床上。 但知:只知。 深闭户:紧闭门户。 纵观:远望。 何敢:怎么敢。 惊:惊动。 远塞:远处的边塞。 孤飞雁:孤独飞翔的大雁。 重压:重重压迫。 清江:清澈的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