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炅
注释:交游中,我与他们结为朋友,开始时有顺有逆,方才知道云雾消散就像云彩飞升。 超凡入圣含金体,抛弃迷蒙挂紫衣。 细认消停无远近,分明意外隐玄机。 相逢配偶为闲事,谁解调持得一归。 赏析: 这首诗以逍遥咏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领悟。首句“交结从头有顺违”暗示了人生的复杂和多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这些追求和目标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存在矛盾和冲突
逍遥咏 逍遥密化道希夷, 逍遥:自由自在。密化:深入细致地理解或领悟。 道: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哲学之道、宇宙的运行规律等更深层次的概念。 希夷:意为深远而难以捉摸的境界,这里指一种超越现实、接近真理的存在状态。 宗习群流我咏之。 宗:继承,这里指的是学习和传承。习:学习、研究。 群流:各种流派、学说。我:第一人称代词,表示诗人自己。 应是有情听譬论,莫教虚度悟参差。 有情:有情感、有感触。
注释: 1 何人晓了是兼非:谁理解并领悟了“是”与“非”的复杂性。 2. 铅汞从凡隐圣机:指铅(水银)和火(土)两种物质,通常在古代炼丹术中被视为药物。从普通状态中隐藏了神圣的智慧,即通过炼制这些物质来探索宇宙的真理。 3. 福寿丹砂随日变:丹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矿物药,常被认为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这里的“随日变”可能指的是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变化,象征着自然界中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4.
逍遥咏 逍遥抱一岂相差,方便门开智慧花。 神室分形添石髓,华池巨焰隐灵砂。 穹隆务实归宗旨,释意从容不是赊。 滋味勿教贪过度,必然混世老天涯。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道教修炼和修行过程的诗,通过逍遥、方便门、神室分形、华池巨焰、穹隆务实、释意从容等词汇,描绘了道士修炼的过程和境界。 1. 逍遥抱一岂相差,方便门开智慧花。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道教中,修炼者追求的是逍遥自在的生活
逍遥咏 龙虎刚柔隐圣方,一时和合运阴阳。周知配类无疏失,物性从来理自长。鼎里花开装五彩,心明火候制三黄。更能通得华池妙,南北东西不可当。 注释:龙虎刚柔隐圣方,一时和合运阴阳。这里的龙虎象征着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刚柔则是指万物的形态各异。在诗歌中,“隐圣方”表示这些道理都是隐藏在自然之中的,需要人们去领悟和理解。同时,“一时和合运阴阳”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修行、悟道和追求真理的过程,诗人通过对这个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于真理、智慧和精神追求的理解。 第一句"从凡入圣作梯媒",意思是说,从平凡的生活中进入圣人的境界,需要借助一个阶梯或媒介。这里的"梯媒"就是修行者的工具或方法,用来帮助他们达到更高的境界。第二句"红焰炉深岂易裁",意思是说,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经历长时间的修炼和磨炼,就像在火炉中燃烧一样,需要承受高温和压力
逍遥咏 神仙不死几人存,欲界从头是可论。 真实自然归至理,狂颠逢见道须尊。 分明记取依经典,消息临时度晓昏。 四叙推迁由反覆,唯占日月顺乾坤。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哲学的思考。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经典,才能理解人生的真谛,并在生活中遵循自然法则。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时间的描述,如“消息临时度晓昏”,以及“唯占日月顺乾坤”。这些描述都与诗歌的主题密切相关。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人生
这首诗的主题是“逍遥咏”。 第一句:“离男坎女甚清廉,金鼎分毫上火炎。”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理,认为男女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过于亲近。同时,金鼎上的火苗也应该控制好,不能让它过于旺盛。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男女关系和火焰的比喻,寓意着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保持适度的距离和冷静的态度。 第二句:“莫把馀心怀利用,古先学士诫无厌。” - 注释
诗句释义 1 逍遥但信莫狐疑: 这里指的是一种心态,即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和选择时,保持一种轻松自在且不轻易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或怀疑。"逍遥"是自由自在的状态,"莫狐疑"则是指不被怀疑或迷惑所困扰。 2. 天自高兮地本卑: 这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意指天地之间的高低差异反映了宇宙自然的法则。在这里,“天”象征着高远、尊贵的事物或理想,而“地”则代表低微、平凡之物。这两句通过对比
诗句释义: 1. 先贤所诫恐心邪,不说神明道理耶? - “先贤所诫”指古代贤人对人们的一种告诫或忠告。 - “恐心邪”表示担心内心不纯净或有私欲。 - “不说神明道理耶”意在问,是否因为不理解或不相信这些道理而忽略了它们。 2. 岂信炉中生白雪,是非汞内产丹砂? - “炉中生白雪”比喻在炼丹过程中,通过高温将铅等重金属还原成白色粉末。 - “汞内产丹砂”是指通过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