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广闻
诗句 吾佛舒广长舌相,不即此座亦不离。 尔时宝积诸长者,持七宝盖而献佛。 如庵道人道机熟,今亦即色以明心。 攒花簇锦出新好,而以组绣作佛事。 一一针孔一世界,一一花叶一如来。 森罗万象影重重,莫不一法之所印。 此座非高亦非广,此被非阔亦非狭。 舒即大千悉弥满,收入微尘不迫窄。 譬如随色摩尼珠,是被光明亦如是。 昼夜常转如是轮,须弥灯王为作证。 译文 佛陀的大口张开,舌头像大海一样宽阔无边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它通过描述圆和缺的哲理,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观点。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圆处圆还缺,缺处缺还圆。 这句诗的意思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圆满又缺憾。也就是说,生活中既有美好又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应该接受这种现实,并努力去改善。 2. 人争看今日,月只是常年。 这句诗的意思是,人们总是喜欢追求当下的完美和快乐,却忽视了时间的价值和生活的真谛。月亮始终在那里
注释: 一年又一年,一冬又一冬。 海水感知天寒,枯桑感知天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岁月流转、自然变化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对海水和枯桑的观察,揭示了自然界中万物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和适应,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 “一年复一年,一冬复一冬。”这是对时间流逝的直接描述,展现了岁月如流水般匆匆逝去的景象。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读者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短暂。 “海水知天寒,枯桑知天风
机轮活脱走珠盘,妙处都卢在笔端。 竖起依然还放下,灵锋宝剑倚天寒。 注释: - 机轮活脱:形容书法的灵动生动。活脱,灵活生动。 - 走珠盘:比喻书法的线条像珠子滚动那样流畅。 - 妙处都卢:指的是书法中精妙绝伦的地方。都卢,这里指的是书法家的笔法技巧。 - 竖立:指笔锋挺拔地立于纸上。 - 放下:指笔锋轻轻落下,形成自然和谐的笔画。 - 灵锋宝剑:比喻书写时的锋利和锋芒。 - 倚天寒
【注释】 偈颂:一种佛教的唱诵文,用韵文形式来宣扬佛教教义。偈,佛教徒念经时所吟咏的文字;颂,是佛经中的赞词,用以颂扬某些事实或道理。 同归:指众生都归向佛法。 灵山:佛教传说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即文殊师利菩萨。 两云峰:指文殊师利菩萨所居住的灵山上的两个高峰。 高标:高超的品德和才能。 贵论:珍贵的理论。盖代:超越当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歌颂的是文殊师利菩萨的高德与崇高地位
【注释】偈颂:梵语“偈”即“颂”。佛教用语。指唱词和韵文,用来解释佛理,或以表达宗教感情等。“偈”,是诗歌的一种形式。 赵州柏:即“赵州大士柏”。唐代赵州(今河北定县)有一位大德和尚,名叫道信,号“赵州”,所以人们称他为“赵州大士”。他的禅门弟子,也常以柏树为名。 【赏析】此诗是一首颂赞禅师的诗。 智门莲花,赵州庭柏。 不用低头思量,难得的境界难得! 赵州大士所居之地,有一株松柏高耸
注释:在四月十五日的灵山,我直指其心。将心念聚集时放开它,放开时又把心念聚拢来。 赏析:这首偈颂的意思是,在灵山会的时候,作者集中了所有的意念,然后放开它们,让它们重新回到自己的心中。这表达了禅宗中的一种修行方式,即通过“放”和“捻”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注释: 一句绝离微,浑崙无缝罅。 善财七日寻觅不得,赵州五年分疏不下。 灵山今日,快便难逢,为通一线。 六月卖松风,人间恐无价。 赏析: 这首诗出自《祖堂集》,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779年—843年),唐代诗人、诗论家。字阆仙,范阳(今北京西南)人。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与王建、刘得仁、张籍友善。唐末大中年间还俗,曾任长江主簿,因作诗得罪宰相郑覃而被贬为长江主簿。后官至司户参军
灵山又见一夏,不说陈年旧话。 青州衫重七斤,庐陵米作么价。 注释:在灵山之巅再次见到了夏日的景象,没有再谈及那些陈旧的话题。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青州衬衫和庐陵的米,它们的价格都很高。 赏析:诗中通过对比描绘了诗人在灵山所见的景象,以及他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诗句中的“不说陈年旧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顾和感慨,而“青州衫重七斤,庐陵米作么价”则具体描绘了他家乡的特产
【注释】 偈颂:佛教经文的韵语。 偈:佛教的一种文体,每句七个字,两句成一偈,称为“颂”,又称“偈”。 一百四十二首:即《坛经》中记载的慧能所编的“偈颂”共有一百一十八首,其中一百二十一首是慧能亲自所作的。 其一百二十:指第一百四十一首。 朝看东南,暮看西北。 清晨和傍晚时分别观看东南与西北方向。 一见便见,一得永得。 只要一看就明白了,一旦明白就永远理解了。 灵云谩道见桃花,临济未是白拈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