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看东南,暮看西北。
一见便见,一得永得。
灵云谩道见桃花,临济未是白拈贼。

【注释】

偈颂:佛教经文的韵语。

偈:佛教的一种文体,每句七个字,两句成一偈,称为“颂”,又称“偈”。

一百四十二首:即《坛经》中记载的慧能所编的“偈颂”共有一百一十八首,其中一百二十一首是慧能亲自所作的。

其一百二十:指第一百四十一首。

朝看东南,暮看西北。

清晨和傍晚时分别观看东南与西北方向。

一见便见,一得永得。

只要一看就明白了,一旦明白就永远理解了。

灵云谩道见桃花,临济未是白拈贼。

灵运只是胡乱地说看到了桃花,临济大师不是随意地拈来一个假话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禅宗六祖慧能所作的《坛经》的第一篇序诗。全诗共164个字,分为上下两阕。前五句是第一、二两阕,后十一句是第三、四两阕,最后八句为第五、六两阕。

上片前两句“朝看东南,暮看西北”,是说慧能初到曹溪时,面对南方的山景,他看到的是青山绿水;而当他站在寺门,面向北方远望时,他看到的景象却是苍茫无际的天空,看不到山色。这两句是说,在曹溪这个地方,南边是青山绿水,北边是茫茫蓝天。这两句写得很形象生动,把曹溪的自然景色写得惟妙惟肖。接着两句:“一见便见,一得永得。”是说慧能在这里住了几天之后,终于大彻大悟了。这两句话很简洁,但却包含了很深的哲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只要你有一颗觉悟的心,你就能立即见到你的本性,而且这种本性是永恒的,永远都不会改变。

下片的八句,是说慧能在这里的所见所闻。这八句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是说慧能在寺庙里看到的一些现象,如墙壁、佛像等。后四句说的是慧能在这里听到的一些说法。

第一句“灵云谩道见桃花”,是说灵运和尚胡乱地说见到了桃花。第二句“临济未是白拈贼”,是说临济大师没有随意地拈花给人,而是有所用心。这两句是对前面所说的“一见便见”的解释。这里所说的“妄言”,是指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这里所说的“真机”,是指那些真实的东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真正的悟道者不会随便说话或做事,他们说的话或做的事都是有意义的,都是有根据的。这里的“拈花微笑”的故事,是禅宗中一个著名的典故。传说在公元546年,慧能刚到达曹溪的时候,正好遇到他的老师弘忍要向他传授衣钵。但是,慧能当时还没有完全开悟,所以不能接受这个衣钵。弘忍就故意问他:“如果你真正开悟了,你会怎么样?”慧能回答说:“如果我能够开悟的话,我会立刻领悟到自己的本性。”弘忍听了很高兴,就指着一朵盛开的鲜花对慧能说:“你看这朵花(即“悟”),它现在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是它很快就会完全开放了,就像你马上就要开悟一样。”然后,弘忍就传给了慧能衣钵,并告诉他:“你的心就像这朵花一样,你要不断地去观察它,让它在你的心中慢慢地开放。”

这首诗是关于慧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含义丰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