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当
东驱海若百年傩,尚度龙沙几两驼。 春雨莘郊留负耒,秋风渭水起渔蓑。 注释: 东驱海若百年傩:驱赶东海上的海神(海若),进行百年的驱逐仪式。 尚度龙沙几两驼:仍然能够驾驭龙沙(即沙漠),驾驶几辆骆驼。 春雨莘郊留负耒:春天的雨水使田野肥沃,留下农具(如锄头)在野外。 秋风渭水起渔蓑:秋风吹动渭水,渔民开始收起鱼网准备过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雨和秋风中的景象,通过春雨和秋风的变化
仪凤青娥杂戏傩,肉峰翠釜荐珍驼。 碧桃天上云千树,白发江头雪一蓑。 注释:仪凤是唐高宗的年号,这里用仪凤来指代唐高宗。青娥是古代对年轻女子的美称。肉峰指的是肉山,形容山势陡峭。翠釜是指翡翠制作的锅,用来盛放珍贵的食物。珍驼指珍贵如骆驼般的物品。碧桃是桃花的一种,比喻天上的桃花。云千树指的是无数朵桃花在天空中飘散开去。白发江头指一位白头老翁站在江边,形容年岁已高的老者。蓑是指蓑衣
注释: 谩题:随意题词。 扶桑:神话中的神树,传说日出之处。 掣:扯。 鲵鲸:指小鱼虾小蟹。 一蓑:蓑衣,古人常穿着的雨具。 回首:回头望去。 卧听:侧耳倾听。 兰苕:兰花。 翡翠:翡翠鸟,这里指鸣禽,如翠鸟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描绘日出、巨鱼、渔翁、秋江等景象,展现出一幅宁静、和谐、美丽的画面。 “谩题”二字表明这是一首随意题词之作,诗人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格律诗形式
诗句解读与注释 1. 南楼谯鼓,北楼钟:这两句描绘了两城楼在立春日的晨曦中敲响不同时间的报时乐器,南楼是谯楼(一种古代建筑,常作为更漏报时的装置),钟声则是在北方的鼓楼。这种对比强调了两个城市在时间上的分隔以及它们在早晨时分共同参与的活动。 2. 楼外泥牛彩仗丛:描述的是立春日的景象,泥塑的牛被彩饰,组成了一道缤纷的花车队伍,这是中国新年期间常见的庆祝形式。通过“彩仗”这个词
诗句释义: 照眼榴花酒入唇,愁颜衰鬓又逢春。 - 照眼榴花:形容鲜艳的石榴花在阳光照射下更加耀眼;"照眼"通常描述光线强烈到足以刺眼的程度。 - 酒入唇:表示喝下这杯酒的动作;"入唇"指的是酒液接触到嘴唇。 - 愁颜衰鬓:形容面容显得忧愁并且年老;"愁颜"指忧愁的表情,"衰鬓"指白发增多的鬓角。 - 又逢春:再次迎来了春天;"又"字表达了重复的意思,而"逢春"则直接说明是春天的到来。
燕歌赵舞国人傩 燕歌:指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歌曲,多以悲愁为主调 傩(nuò):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种舞蹈。 塞下牛羊塞上驼:形容边境辽阔,牛羊和骆驼是常见的牲畜。 塞下:指边塞地区。 塞上:指边疆地区。 烟草随营飞猎骑:指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骑着马到处打猎。 译文: 燕歌:指的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歌曲,多以悲伤的旋律为基调。 傩:是一种古老的舞蹈,通常与祭祀活动相关,其动作充满神秘和庄重。
紫髯都护气降傩,姬妾毡车橐载驼。 马挏浓于燕市酒,貂裘多似野人蓑。 注释:紫髯都护指的是唐代名将李晟,他的胡须是紫色的;气降傩,意指威风凛凛;姬妾,指李晟的妻妾和侍女;毡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橐,用皮套子装东西;燕市酒,指京城中卖的酒;貂裘,指貂皮制成的衣服;野人蓑,指农夫穿的蓑衣。 赏析:《与同馆戏续前韵》是唐代诗人李晟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注释】: 1. 香炉峰色白巉巉:香炉峰,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的一座山峰,因山上有香炉石而得名。峭立的山峰上长满了雪白的岩石,形容其颜色洁白如新雪。巉巉意为高耸陡峭。 2. 黄独无苗雪满镵:黄独,一种植物名,这里泛指草木。黄独在冬日里失去了生机,没有叶子和花朵,只有裸露的枝条上积雪斑驳,形象地描绘出冬季的景象。镵,同“铲”,用来铲除或削去的意思。 3.
【注释】 匡庐: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㠝岏:山峰高耸的样子。万里清江:指长江。一棹寒:指乘船时,船身和水接触处都感到寒冷。九天楼阁: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匡卢晴雪自㠝岏”一句中“自㠝岏”三字,是描写庐山云雾缭绕的美景。诗人站在书阁上,放眼望去,只见山峦叠翠,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空灵、超脱的感觉。“万里清江一棹寒”,这句诗通过描绘出诗人站在书阁上看到的万里长江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结合注释作答。如“春盘生菜翠如丝”“内赐金幡映白髭”是说春盘上新鲜的蔬菜青翠欲滴,朝廷赏赐的金幡照耀着皇帝的白胡须。“前度桃花何处去,故园花草不胜思”是说去年种下的桃花树不知又长出多少枝桠,但那片旧时的园地却依然生长着茂盛的花草。“故园”指的是作者的家乡,“桃花”代指作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