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孚
【注释】 潇湘八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宴乐城曲江池赋得暮雨送数子归山歌》中,将江南名胜分为十景。后人多以“潇湘八景”指代这十景中的八景。此诗为其中之一。 烟寺晚钟:烟,雾气蒙蒙,隐隐约约的寺庙。晚钟:傍晚的钟声,是佛教寺院里敲钟的声音,一般用于早晚两次,晚上称为“晚钟”。 藤阴:藤蔓遮蔽的树荫。修竹:长而直的竹,这里指竹林。 忽闻疏钟声: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了钟声。疏钟:声音稀疏的钟声。 白云满空谷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赏析诗句的内容、手法及情感,表达的情感。注意从意象特点、意境营造、手法运用、情感基调和用词炼意等方面分析。本题要求对诗句的注释,然后结合注解进行赏析。第一句是交代背景,点出诗中的“潇湘八景”之一;第二句写雨势猛烈,第三句是写雨中景色,第四句是写雨后景象;最后一句以“渔灯”收尾,点明时间是夜晚,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答案】 注释:潇水与湘水交汇处有八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石假山》一诗,全诗如下: 晨游大梁圻,涕泗不可忍。 道间万崔嵬,插天涌苍笋。 尚想吴震泽,巨斧斸嶙峋。 东南赤子脂,已逐枯藓尽。 峨峨神霄君,瑶钟拥鸦鬒。 摩挲太古姿,左贯右宗稹。 维国建宫室,天球树灵簨。 胡为黑鬅鬙,罗此乱蛟蜃。 事往不必议,阴雨洗残磷。 回首丹凤门,古槐叶黄陨。 诗句解析 1. 晨游大梁圻 - 清晨在京城(开封)游览。 2. 道间万崔嵬 -
在探索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时,我们常常被那些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事件的诗句深深吸引。下面将结合诗句原文进行逐句释义,并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1. 诗意解读: - 鄢陵昔构兵:昔日鄢陵(今属河南)发生了战争。 - 万骑夜流血:成千上万的军队在黑夜中奋战,血流成河。 - 一矢忽飞来,射落楚山月:突然有一箭飞来,正中楚山之月。 - 哀哉公子侧:令人哀痛的是那位公子倒在了战场的边缘。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所要分析的内容来逐句逐节分析。答题时应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作用,并指出效果。最后点明运用了哪些手法及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蔡州”二句:写蔡州城下雪景与小儿之惨状。君不见蔡州城下三尺雪:君不见,表示对眼前情景的惊异;蔡州,指当时蔡州节度使安金藏,因镇压淮西吴元济之乱有功,朝廷授以节度使职
阳罗堡歌 阳罗残堡高巑岏,乱山势如秋蛇蟠。 长江西来五千里,雪涛怒溅秋风寒。 忆昔王师驻江上,旌旗百万腾龙鸾。 江神俯首不敢喘,镜平河碧无惊湍。 乾坤一统自此始,坐见北极朝衣冠。 我来蕲黄望夏口,仿佛但认烟波竿。 渔鼓数声起何处,白鸟飞尽青天宽。 鲩公盈尺不论价,翛然一笑生清欢。 兴亡往事谁复问,矶头石老苍苔干。 津鼓急催渡江去,又见晓日浮晴峦。 注释: 1. 阳罗堡:古城堡名
【注释】潇湘八景:指湖南省的八处风景名胜。洞庭秋月:即指洞庭湖上的秋天的月亮。 【赏析】 此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的美景,诗意盎然。 首两句“月明水无痕,冷光泫清露。”写洞庭湖水清澈见底,月光如水,映照在水面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那清凉的月光仿佛是晶莹的露珠,闪烁着微光。 第三句“微风一披拂,金影散无数。”描写的是微风轻拂,使得湖面上金色的水波荡漾开来,形成无数的水波纹。 第四句“天地青茫茫
【注释】 若有人兮:如果真有这样的人。 羑里:地名,今河南省汤阴县西北,曾为商纣王囚禁文王的地方。 玄端:古代士人衣色以黑称玄,故以玄端指士人的礼服,即黑色朝服。 将累以死:将要被处死。 閟宫:幽禁的宫殿。 望糟丘:见祭祀用的酒糟堆积如山。 彼罔有悛:他们没有悔改之意。 柰何:奈何,怎么办? 横流污:泛滥成灾。 滂沱:水势大而急的样子。 河有龙兮洛有龟:传说中龙和龟都是神物,此处用以喻指帝王。
【注释】 蔡州至马乡遇大雪有作: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县)遇到大雪。 北风一夜声汹汹,大地吹如银浪涌:一夜之间北风呼啸,大地被刮得像银色的波浪。 古槐夹道万玉虬,向人夭矫欲飞动:古槐树夹道两旁像千万条蛟龙,向着行人伸展弯曲好像要飞起来。 蔡州昔读昌黎碑,疾驰文城见真勇:从前我在蔡州读过韩文公的碑文,骑着骏马疾驰到韩文公庙,看到韩文公真是勇猛无比。 我今跃马蹴瑶琼,马怒长嘶耳双耸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期间所作。诗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晨发定远驿,千崖红栎林。”描绘了清晨出发的场景,红栎树茂密成林,色彩斑斓。次句“午度大胜关,万壑青松阴。”则表现了中午时分经过大胜关时,看到的山峦叠嶂、绿松环绕的景象。第三句“寒泉泻澎湃,乱石悬𡼭崟。”则形容了山间泉水奔腾而下,与乱石相争的壮观景色。接下来的四句,描述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