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孚
千里茫茫草色青,乱尘飞逐马蹄生。 不知何代开军府,犹有当年统幕名。 注释:千里之外,草原辽阔,一片青色。尘土飞扬,随着马蹄扬起,如同飘舞的柳絮。不知是哪个朝代开设了军府?但仍然保留了当年的统幕名称。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草原景象,展现了战争给草原带来的破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
回衡山县望南岳呈御史完颜正夫修撰庞夷简 回雁峰前一棹孤,平波如镜浸菰蒲。 楚天日落碧云合,山北山南闻鹧鸪。 【注释】 ①衡山: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②回雁峰:山名,又名雁峰山。 ③箬(ruò):竹叶。 ④“菰蒲”:一种水生植物。 ⑤鹧鸪:鸟名。 ⑥洞庭:洞庭湖。 ⑦湘江:湖南的河流。 ⑧潇湘:潇水和湘水,均发源于湖南。 ⑨潭州:今长沙。 ⑩洞庭、潇湘:都是湖南境内的著名水系。 ⑪君山:在洞庭湖中。
【注释】: 承旨:承蒙皇帝的旨意,指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野庄(zhāo):地名,即今湖北襄阳。董公:即董仲舒,字子公,西汉著名儒学家。殊勋:特殊的功勋。清节:清廉高尚的节操。孚闻:传颂。缙绅(jìn shān):古代官吏和读书人的服饰。纪:记载。八诗:《汉书》中记载了董仲舒八首诗。盟府:盟书,指汉昭帝时大臣霍光为表彰董仲舒辅佐朝政,赐给他“金马”一尊,并封他为“乐安侯”,食邑二千户
【注释】 1. 承旨野庄(zhōng zǐ yězhuāng):即董贞吉,字承旨。野庄,地名,在今四川资中县。 2. 殊勋(shū fēn):特殊的功勋。清节:廉洁正直的节操。孚(fú)闻之缙绅:受到缙绅(指官僚士族)的赞誉。孚:信服、称赞。 3. 缙绅:指官僚士族。纪以八诗:用“八首诗”来记述他的功绩。 【赏析】 董贞吉是一位杰出的官员,他不仅政绩显著,而且品德高尚,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注释: 承旨野庄董公殊勋清节孚闻之缙绅纪以八诗 黑豸冠峨柏署阴,谁知道偃月蓄机深。 九重尧舜明如日,独照生来铁石心。 译文: 黑豸冠峨柏署阴,谁知道偃月蓄机深。 九重尧舜明如日,独照生来铁石心。 赏析: 这首诗是董其昌为御史大夫张鹤鸣的《行状》而作。诗中赞扬了张鹤鸣的清正廉洁和高尚品德。诗人通过对张鹤鸣外貌、性格、品质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了其非凡的才华与高尚的道德修养。 第一句“黑豸冠峨柏署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所作的《题郑公庙》。诗中描绘了郑公的功绩和声望,以及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承旨野庄董公殊勋清节孚闻之缙绅纪以八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郑公在野庄这个地方,担任着重要的职务,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清白廉洁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朝廷。 郑公已拜大司农,倏捧词林诏墨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郑公已经被任命为大司农,他手中的词林诏墨非常浓重,意味着他在朝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注释】 老鼠关:地名,这里指云南。 使旌: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旗帜,这里借指官职。 笑掬清波洗瘴颜:意思是笑着用清凉的水洗脸,以驱除身上的瘴气。 先过鬼门关:《史记·李斯列传》载,秦朝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出长城塞外。他“身被坚执锐”,立下赫赫战功,却因罪被赐死。临刑前,他回顾自己一生征战杀敌的功绩,感叹道:“我今将死,愿与家族葬于北方。”秦始皇为慰劳他,就把他的尸体运回咸阳,埋葬在城北
回衡山县望南岳呈御史完颜正夫修撰庞夷简 雨洗松阴绿未干,今朝山下倚阑干。 一天露重月华湿,七十二峰生翠寒。 注释与赏析: - 雨水洗涤后的松树依旧郁郁葱葱: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衡山脚下,远眺着那被雨水洗涤后仍旧郁郁葱葱的松林的景象。这里的“雨洗”二字,不仅形容了雨水对松树的滋润,更暗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坚韧。诗人以“绿未干”来传达松树经过雨水洗礼后的生机勃勃,展现了一种自然之美。 -
【注释】 承旨:受皇帝诏命。野庄:指董晋,字承先,号野庄。董公:董晋的雅号。殊勋:卓异的功勋。清节:清高廉洁的节操。孚:诚信。缙绅(jìn sūn):古代士大夫所穿的衣服,借指有地位、有学问的人。纪以八诗:即作诗来记叙或歌颂。 【赏析】 此诗为唐文宗大和五年(831)董晋任河阳节度使时所作。董晋,字承先,号野庄。他是唐代名臣之一。他于穆宗长庆四年(824)中进士第,后历任监察御史、侍讲学士等职
注释:董公是董天工,字子文,号野庄。他因功勋卓著、清正廉洁而闻名于世。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他的,以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 译文:董公的学问深厚,万卷书的味道醇厚。他苦心钻研,想要探究儒家思想的精髓。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董公的敬仰之情。诗中赞美了董公的学问和品德,认为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学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品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