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孚
【注释】 明安驿: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 滦水:即滦河,源出河北昌黎县西北大青山之南。 淮:淮河,黄河下游支流。 雕弓:镶有金属装饰的弓。 金鞍:饰以金银的马鞍。 李陵台:在昌平县东南,传说是李陵墓址。 【译文】 风吹着滦河水浪翻滚如奔涌的淮河,十万支利箭从马上射下。 一声长啸鞭子挥动时马影闪动,骏马上挂着金鞍飞驰过李陵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与戍边将士生活的七绝诗
【注释】 野鹊山头:指在野鹊山附近。五更:古代把夜间十二时至次日凌晨一时称为一更,三时至五时为二更,五时至七时为三更,九时至十时为四更。五更天是夜的第五段时间,也就是深夜时分。帐顶青毡:帐顶覆盖着青色的毡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驿道中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野鹊山头野草黄”,诗人从眼前所见开始描写。野鹊山头,指在野鹊山附近。这里的野草黄灿灿
昌平县狄梁公庙 七尺衣冠俨古祠,一生身佩国安危。至今辽海残霞外,犹有虞渊取日时。 译文: 我身着七尺之长的官服,庄严地供奉在古老的祠堂里,一生都与国家的安危紧密相连。如今,我仍然站在辽海之外,看着残阳如血的霞光,心中仍能感受到那遥远的虞渊时刻,汲取着太阳的光辉。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孚所作的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狄梁公庙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注。诗人以身披七尺长袍
【注释】 雕:雕刻,装饰。道中:路上。 客子:指旅途中的行人。黑貂裳:用黑色貂皮制成的衣服,这里借指行旅之人的服饰。 拂云堆:山间云雾缭绕的峰峦,这里泛指高山。 回首:回头看。 征鸿:远行的鸿雁。 赏析: 《雕窠道中》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一幅“旅人”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对“旅人”的同情和关注,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首句写路途的艰辛:“车外尘沙十丈黄,车中客子黑貂裳
明安驿道中 貂尾红袍金盘陀,仰天一箭双天鹅。 雕弓放下笑归去,急鼓数声鸣骆驼。 注释: - 貂鼠红袍金盘陀:貂鼠是古代一种珍贵的皮毛,红袍象征着尊贵和权力。金色象征着财富和地位。盘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出将军的威武和气势。 - 仰天一箭双天鹅:仰天一射,形容将军射箭时的英姿飒爽。一箭双天鹅,比喻将军箭法高超,一箭能同时射中两只天鹅,形象地描绘出将军的英勇和技艺。 -
黄沙浩浩万云飞,云际草深黄鼠肥。 貂帽老翁骑铁马,胸前抱得黄羊归。 注释: 明安驿道中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明安驿道中的所见所闻。 黄沙浩浩万云飞,云际草深黄鼠肥。- 描述了明安驿道两旁的黄沙和天空中的云朵,以及草丛中黄鼠肥硕的景象。 貂帽老翁骑铁马,胸前抱得黄羊归。- 描绘了一位戴貂帽的老翁骑着铁马,怀里抱着一只肥壮的黄羊归来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语言
【注释】承旨:指代诗人。野庄:指作者的家,位于郊野之中。董公:作者的朋友董敦颐(1002-1073),字仲达,号南溪先生,建州浦城人。清节:清廉的操守、气节。孚闻之:使人们传颂。缙绅:官员的通称。纪以八诗:即写八首诗歌来纪念。 【赏析】 此诗是诗人朋友董敦颐为怀念其祖上世代在江西德安县做官的董氏家族,特意撰写了这八首诗,来歌颂董氏家族世代为官、忠廉清正的美德,并以此激励子孙后辈效法祖辈
【译文】 早晨在沙漠大道上驰骋,黄昏时在居庸关上停留。 千里江山转眼之间便消失。 江左的朋友知道我吗?马蹄声中我走过秋风。 【注释】 雕窠:雕巢;指雕的窝巢。雕窠道中:即“雕窠中路”。雕鸟筑巢于山石之上,故有此语。中,同“终”,这里作动词用;中途。 晓驰:天刚亮就出发。漠北:沙漠以北,指北方边远之地。 居庸关:长城名关之一,在今北京昌平县西南居庸山上,是明代长城的东门
【注释】 一溪流水:指一条溪水。溪,小河。 绕千峰:环绕着许多山峰。 宛与天台景物同:好像和天台的景致相似。宛,好像、似乎。 魂梦不知家万里:魂梦,指梦境。魂梦不知家万里,即梦中也仿佛不知道离家有多远。 却疑只在赤城中:却又怀疑自己只身住在赤城里。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家国之情。首句“一溪流水绕千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接着
注释:居庸关外,万马奔流,环绕在山前。但仙人枕却未必被苍苔睡意侵扰安然无恙。听说华山之巅风日暖洋洋。那白云之上的仙人枕如何能比得上伴着白云安眠。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居庸关外的景色,通过对比华山和白云上的仙人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