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雁峰前一棹孤,平波如镜浸菰蒲。
楚天日落碧云合,山北山南闻鹧鸪。

回衡山县望南岳呈御史完颜正夫修撰庞夷简

回雁峰前一棹孤,平波如镜浸菰蒲。

楚天日落碧云合,山北山南闻鹧鸪。

【注释】

①衡山: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②回雁峰:山名,又名雁峰山。

③箬(ruò):竹叶。

④“菰蒲”:一种水生植物。

⑤鹧鸪:鸟名。

⑥洞庭:洞庭湖。

⑦湘江:湖南的河流。

⑧潇湘:潇水和湘水,均发源于湖南。

⑨潭州:今长沙。

⑩洞庭、潇湘:都是湖南境内的著名水系。

⑪君山:在洞庭湖中。

⑫渔父:泛指捕鱼人。

⑬沧洲:指苍翠的洲渚。

⑭白苹:白色的草。

⑮渔歌:指渔船上的歌声。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乾道六年(1170)任衡州知州时所作。诗人由衡山上归来,路过回雁峰时,看见湖水平静如镜,倒映着菰蒲、芦苇,便写下了这首诗。诗的首两句写回雁峰前的景色。诗人站在船头,遥望山峰,只见一叶小舟在平波上飘荡,仿佛一只孤鸿;水面如同一面明晃晃的镜子,倒映着菰蒲、芦苇,一片清丽。三、四句则写诗人所见所闻,从洞庭湖到潇湘,从潭州到君山,一路上都听到渔船上渔夫们的歌声。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写出了洞庭湖上渔家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这首诗的意境很清美,但并不晦涩。它描写了诗人在回雁峰下看到的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他听到的渔家们唱出的优美的歌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