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孚
【注释】承旨:接受诏命。野庄:指董公。董其昌,明书画家,曾为南京礼部尚书。铁马:形容军队威武雄壮。长驱:大举前进。栈路:古代关隘上险峻的道路。捷旗:指胜利的军旗。飞渡:渡过。大江涛:指长江。烟柳:指杨柳。蓬婆(pō):形容柳枝随风飘荡的样子。团花:团簇的花,这里指战袍。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董其昌率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后两句回忆他当年在汉南战场的英勇事迹。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
至永州 万里归来一叶舟,淡烟疏雨满汀洲。 梦魂怪得清如许,身在潇湘第一州。 【注释】: 至永州:来到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 万里:指旅途遥远。 一叶舟:一片孤舟。 淡烟疏雨:淡淡的烟,稀疏的雨。 汀州:水边的平地,也指江边小洲、沙滩。 梦魂:梦中的魂魄。 怪:感到惊奇。 清如许:如此清澈。 潇湘:泛指湖南一带。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思明州”,这是要求考生写出对这首诗的赏析。再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语言表达的特点来分析即可。从内容看,此诗描写了思明州(即今广西南宁)的民俗风情:“鹿酒香浓犬彘肥,黄茅冈上纸钱飞。一声鼓绝长鎗立,又是蛮巫祭鬼归。”第一句写思明州民间祭祀活动之盛:用“香浓”“犬猪肥”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节日的气氛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内容,然后根据注释理解全诗内容,最后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刺竹丛丛苦笋生,山禽无数不知名”意思是:竹林密布,竹笋丛生。山上的鸟很多,但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刺竹丛丛苦笋生”,是说竹林密布,竹笋丛生。“刺竹”,指丛生的竹子,即竹林中的竹子长势繁茂,竹叶上布满了刺;“苦笋”则说明竹笋味苦,生长在竹子中。“刺竹丛丛苦笋生”,既写出了竹林的茂盛
这首诗是诗人在衡山县望见南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后,有感而作的。 第一句“漠漠寒汀浮芰荷”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寒冷的水面上,点缀着盛开的荷叶和荷花,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二句“沉沉幽壑舞蛟鼍”则描绘了深山中,蛟龙在水中翻滚游动的景象,形象生动。 第三、四句“祝融峰顶定有雨,一夜潇湘烟浪多”表达了诗人对南岳祝融峰顶即将下雨的预感。同时,通过描述潇湘地区夜晚的烟浪,也展现了南岳的自然景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大意,包括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风吹蛮雨滴芭蕉”,风吹蛮雨,即蛮风细雨。“蛮”指南方少数民族。芭蕉是一种热带植物,生长在南方
【注释】 1.思明州:思明,地名,今云南景东。 2.槟榔:一种植物果实,可食,也可入药。 3.蛤灰:一种天然的矿物质颜料。 4.峒中:少数民族聚居区。 5.墟:集市。 6.锦带:指妇女头饰。 7.无铅粉:没有涂铅粉的习惯。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云南景东地区的少数民族妇女的日常生活。她们手捧槟榔染成蛤灰,峒中妇女趁墟来,蓬头赤脚无铅粉,只有风吹锦带开。 首句“思明州”
注释:湘阴县,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是岳阳楼所在地。牛斗槎,即星槎,古人认为天上的星宿可作为渡海的标志,如牛郎星、织女星可以作为渡天河的标识。三生,指前世、今世、来世;又泛潇湘,泛指漫游江湖。 赏析:诗中“三生带得烟波福”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祝福。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
江州 江州,即今江西九江一带。 老母越南垂白发,病妻燕北寄黄昏。 越,古国名,在今越南北部。白发,喻年老。病妻,妻子患病。燕北,指妻子所在的北方。黄昏,日落之时。这里指妻子远在北方,日落时还未能归来。 瘴烟蛮雨交州客,三处相思一梦魂。 瘴烟和蛮雨,都是南方湿热的气候。交州,古郡名,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附近。这里指作者被贬谪到此地,身在异乡。三处相思,指作者思念家乡、亲友、故土。一梦魂
诗句解释及注释: 1. 思明州元日:这是诗人对自己在新年时的思考或情感的表达,可能是由于远离京城而产生的某种感慨。 2. 去年元日步瀛洲:去年的新年是在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三座神山之一)庆祝的,这里的“步”可能指的是步行或巡视之意。 3. 兽舞天墀拜冕旒:描述了新年期间皇宫内的热闹场景,人们模仿野兽的舞蹈,向皇帝献上礼物,表达对皇帝的尊敬。 4. 山驿今朝一樽酒:今天在山中的驿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