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孚
《聊城县·七国兵戈若沸羹,诗书谁问鲁诸生。君看一纸聊城箭,何似安平十万兵。》是元代诗人陈孚所作,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武力与文化两个层面,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战乱频仍背景下文化教育的忽视和对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从诗句本身来看,“七国兵戈若沸羹”比喻了当时战乱频繁,如同沸腾的汤水,而“诗书谁问鲁诸生”则描绘了鲁地学子在乱世中被忽视的情景,突出了战争对文化教育的冲击。接着,“君看一纸聊城箭”
【注释】 江州:今属江西。司马:指诗人自己。天涯流落:在外地漂泊。事如何:事情怎么样。青衫:古时读书人穿的一种青色长衫,这里借指读书人。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诗人在江州,触景生情,想起了过去和现在不同的事情。“若行今日江州路”,意思是说,如果今天要经过江州的话,我应当是穿着青衫而泪流满面。因为江州司马是闲职,所以诗人说自己“应是青衫泪更多”。 【赏析】
思明州元日 三雏掌上玉娉婷,拂晓呕哑语到明。 今日乱山孤枕上,耳边忽似有啼声。 注释:思明州:指广西南宁。三雏:指三个孩子(喻为小鸟)。掌上玉娉婷:像手心的玉一样娉婷。拂晓:拂晓是指天刚破晓的时候。呕哑语:象声词,形容鸟儿鸣叫的声音。明:明亮,这里指天亮。乱山:指远处的群山。孤枕上:独守着空荡的枕头。耳边忽似有啼声:仿佛听见了鸟鸣声。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绝。首句“三雏掌上玉娉婷”
【注释】 思明州:即广西的梧州市。毒虫含弩满汀沙,指毒蜘蛛在沙滩上结网,毒蛇潜伏其中。荒草深眠十丈蛇,指草丛中的蛇类潜伏着。遥望天边红似火,指远眺天空,红色的云彩像火焰一般。瘴云飞落木棉花,指瘴气笼罩了整个木棉树林。瘴,瘴疠,一种流行性热病的俗称。木棉花,木棉科落叶大乔木,花期5月,白色或粉红色。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广西梧州的所见所闻。首句写毒蜘蛛布满沙滩,毒蛇潜伏其中
陈孚《陵母墓》古诗原文如下: 太傅勋名半纸残,百年人子痛如山。 缘何方寸非徐庶,忍死慈亲一剑间。 接下来为您提供这首诗的译文、注释及赏析: - 诗句翻译: 1. 太傅的功勋和名字只剩下半张纸的痕迹。 2. 作为百岁的人子,我心中的悲痛就像山一样沉重。 3. 为何我的心中不能保持平静,如同徐庶那样? 4. 我忍受着痛苦,只为了给母亲报仇。 - 注释: 1. 太傅:指前朝的大臣
【注释】: 沛县歌风台 —— 指汉高祖刘邦在沛县(今属江苏徐州)修建的歌风台。 沛宫一曲大风歌 —— 指汉高祖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谁识尊前感慨多 —— 指谁又能体会出宴会上刘邦的感慨呢? 拔木扬沙濉水上 —— 指淮水岸边的濉河中,大树被连根拔起,尘土飞扬,大风吹拂着黄河。 大风中有汉山河 —— 指黄河中大风中扬起了汉朝的旌旗。 赏析:
管仲井 【注释】:管仲,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 【注释】:画野:划分地域;分民:指将人口按井田制分给农民耕种;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把土地划为方块,每块方块中间开一口井,称为井田,由国家控制。百王:指历代帝王。礼乐:古代维护统治的典章制度及音乐。寒烟:比喻世事沧桑,人事变迁。 平生一勺潢污水,不信东溟浪沃天。 【注释】:潢污:积水,指污水
【注释】 永福县:今广西桂林东北。八十里:即八里,一里等于五里,故八十里为四十五里。山:指八尺岭。 下:下山,走下山路。如井上如梯:像井那样平,像楼梯那样陡,形容山路高低不平。 嵯岈(cū'á):山势高峻重叠的样子。割:砍断的意思。 鹧鸪(zhè gū):鸟名,羽毛棕黄色,常在林中啼叫。隔林:隔着树丛。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自永福县过八尺岭时所见的险阻景象和听到的鹧鸪鸣叫声。全诗用比兴手法
【注释】 牂牁江:即牂柯江,又称南盘江,发源于贵州西部,流经云南东部。 海溟溟:指茫茫大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经过贵州、广西时所作,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无限深情。首句写青草风中弥漫着毒雾,交州(今云南省昆明一带)不知在何方。次句写自己已经离开了交州,但心中仍念念不忘。三句写又经过了二十程之后,终于来到了目的地——牂牁江。全诗意境开阔,情致凄婉,语言简练流畅
【注释】 古宿迁:古时宿迁县,在今江苏省。 淮水:指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江苏、安徽等省入洪泽湖。 东流:向东流去。 荒郊:荒凉的地方。 千里:极言其远。 绝人烟:没有行人居住的痕迹。 征衣:出征时的服装。 脱:解开。 夜无寐:夜晚睡不着。 舟:船只。西风:秋风。 乱荻边:芦苇丛生的河边。 乱:参差不齐的样子。 荻: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赏析】 此诗是一首纪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