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孚
沛县歌风台 原庙衣冠久已灰,断碑无首卧苍苔。 至今风起云飞夜,犹想帝魂思沛来。 注释: 原庙:原指古代帝王的庙宇,这里指汉代刘邦在沛县建立汉朝时的庙宇。 衣冠:代指刘邦的陵墓和陪葬品。 断碑:指被破坏、损毁的碑文。 无首:没有头的意思,形容被砍断或毁坏的样子。 苍苔:深绿色的苔藓,形容碑上长满青苔。 风起云飞夜:形容风吹云动,夜色朦胧的景象。 犹想:仍然想要。 帝魂思沛来
注释: 百年礼乐:指百年来礼乐制度。卯金刀:古代的一种佩刀,以黄金装饰柄端,形如鸡冠,故称为“卯金刀”。 忍把鸿名冠伪朝:忍把大好的名声献给那些虚伪的朝廷。 树上一声休也曲:像树上的一只鸟,一声啼叫就结束了生命。 路人犹自怨鸱枭(chī xiāo):路人还在怨恨那些像鸱枭一样的坏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对一些虚伪的朝廷和奸诈小人的揭露,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范增墓位于徐州市彭城路乾隆行宫后的土山上,是范增的墓地,也被称为亚父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一:七十衰翁两鬓霜,西来一笑火咸阳。 1. 关键词:七十、衰翁、两鬓霜、西来笑、火咸阳。 2.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诗人自己,他在七十岁时已经满头白发,而这次他来到了咸阳,带来了一场大火。 3. 赏析:这一句通过描绘自己的年龄和行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感慨。 -
【注释】 沛县:即沛,古郡名。歌风台:汉刘邦在沛时所置,后废。 志未酬:志向没有实现。 彭城:古郡,今江苏徐州市。锦衣游:指富贵之人的游宴生活。 龙颜:指皇帝的面容,比喻君主。沐猴:猴子,比喻愚笨的人。 【赏析】 此诗以讽刺的口吻写彭城的富贵人家与刘邦、项羽等先贤相比,有其相似之处,但又各有特点。首句点明“风云志”是刘邦的,但“志未酬”,即未能实现。次句说刘邦在彭城时已开始享受富贵生活
【注释】 雨华台:即雨花台。 秦淮:古称南京秦淮河。 宝华:指佛家经卷或宝物。 后庭花: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艳事。 【赏析】 雨华台:即雨花亭。在江苏省南京市,相传南朝梁武帝时在此设“听讼亭”,后人因名其亭为“听讼亭”。唐代改称“雨花台”。雨花台是一处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也是纪念性建筑群。这里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御碑亭,后来改为江南最大的一座公园。1927年,毛泽东曾在此讲演
诗句原文: 英雄未遇亦堪羞,一饭区区不自谋。 莫笑千金酬漂母,汉家更有颉羹侯。 译文: 英雄未遇也无颜面,一顿饭的恩情却不自己谋食。不要嘲笑千金报答漂母,汉朝还有颉羹侯的美誉。 注释: - 英雄:指有才能的人,此处泛指那些未得志或未被重用的人。 - 未遇:没有遇到好的机会或赏识。 - 堪羞:觉得羞耻或无地自容。 - 区区:形容非常小,微不足道。 - 自谋:自己想办法解决生计。 -
【注释】 清河口: 指淮河的入海口。 南北: 泛指南北,这里指南宋和金朝。 塞垣: 塞,堵塞;垣,墙,指边城。 今日: 当前。 中原: 指中原大地,即黄河中下游以北地区。 【赏析】 《清河口》是南宋诗人文天祥所作。这首诗以“清河口”为题,意指淮河入海口。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淮河入海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重振汉室雄风的壮怀激烈之情。 首句“百年南北战尘昏”,描绘了南宋
【注释】宿迁:今江苏沭阳。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作者借写月落狐鸣、雁飞沙场等景象,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怀念。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辽阔的荒原景象。“狐呜野草黄”,是说月落之后,草丛里传来了狐狸的叫声,一片荒凉的景象。“雁飞无数水茫茫”,则是说天空中大雁排成一字长行飞翔,而那无边无际的水域上却看不到它们的踪影。这两句话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荒寂凄清的氛围
【注释】 高邮军:即高邮县,今属江苏省。文星已逐水西沉,对客挥毫只此心:指诗人在高邮的军帐里,对着客人挥笔写诗。 今夜又游台上月,不堪更照古藤阴:今夜,诗人在高邮城楼上又看到了明月;古藤,指高邮城的城墙。“不堪”是说月光太亮,照得古藤的影子都消失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九月的诗。 首句“文星已逐水西沉”,意思是文星已经随着流水向西沉落了。这一句看似平淡
【注释】白门:指东晋时侯景攻破建康,俘虏简文帝萧纲,将他囚禁在白门城。大耳儿:即大耳朵的和尚。 【赏析】这首诗是讽刺侯景的诗之一,其内容是说侯景攻陷京城,掳走简文帝,将他关在大耳朵的和尚处,这是很可笑的事。“布死城南未足悲,老瞒可是算无遗”意思是说侯景攻进都城后,把皇帝关起来,这不算什么可悲的事情,因为当年孙权也曾这样做过;不过孙权只是一时糊涂,而侯景却一直这样胡作非为,没有改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