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孚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松江波万顷,桥倚碧云端”:描述松江广阔无垠的水面和远处高耸入云的桥梁,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白鸟穿屏小,青天落镜寒”:描绘白鹭在江面掠过,留下细小的痕迹,而天空之蓝如洗,映照出清冷的光辉,增添了一种空灵之美。 - “夕阳明佛塔,秋色老渔竿”:夕阳下,佛塔的轮廓更加清晰,而秋天的景色中,渔夫的身影显得格外苍老,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 “无限凭阑意
【注释】 鄗南光武庙:即光武帝祠,在河北邢台县西南。赤伏真天子:赤伏是古代帝王的别称。 玄圭:古代帝王所执之圭为黑色,故称。衮藻明:玄衣朱裳,以五色丝织成文饰,故曰“衮”。 下江兵:指东汉末年刘备从荆州率军进入蜀地时,曾驻军于下江(今四川广汉)。高邑: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光武帝庙在此。 野阔:原野开阔。腾龙气:指云气升腾如龙。渡马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公到安喜,道被发乘驴
【注释】1.柳州(今属广西):在今广西省柳州县。 2.五岭:指南岭山脉,在今中国广东省与湖南省交界处,为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地势险峻。 3.象郡:即象郡国,秦朝的郡名,因有象群而得名。4.柳龙城:指柳州城,因柳州得名,又称柳侯城。5.水毒:水中的瘴气。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柳州道中所作,描写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对柳州人民疾苦的同情。全诗以五岭之热、征夫之惧、荒邑之病、边关之惊等景象
诗句释义 1 黄石公庙:指的是位于榖城(今湖北省谷城县)的黄石公庙,是纪念古代贤者黄石公的地方。 2. 古木白云深:描述了庙宇周围环境的自然美,古木参天,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幽静深远的感觉。 3. 黄石有存没:黄石公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和思想仍然流传在人们心中,仿佛他的生命还在持续。 4. 素书无古今:黄石公的书籍没有特定的历史时期,它们跨越了时间的界限,被后世广泛传阅。 5. 老聃三世梦
【诗句释义】 1. 古庙千年后:指楼桑神庙。 2. 桑阴满涿州:指楼桑庙所在的涿州,因有桑树而得名“涿州”。 3. 乱山空北向:形容涿州的山势杂乱无章,向北延伸。 4. 大火已西流:指大火已经向西流淌。 5. 遗恨三分国:指对国家未能统一感到遗憾。 6. 英风百尺楼:指楼桑庙的威武气概可以与百尺高的楼相提并论。 7. 里人牲酒奠:指当地人为祭祀楼桑庙举行祭品和酒水。 8. 想像衮龙浮
【注释】 1. 淇州:今河南省安阳市。 2. 联镳:两匹马并排而行,镳是马嚼子。 3. 烟淡草纷纷:烟雾淡薄,草木随风摆动。 4. 绿竹已秋色:指秋天的景色。 5. 白旄空暮云:旄是古代的一种旗,这里借代将军。 6. 残阳孟津渡:残阳指落日。孟津渡是黄河上的一个渡口。 7. 落叶比干坟:比干墓在今河南安阳附近,这里是用比干的事迹来比喻。 8. 尚想鹰扬叟:尚想是指还想念,鹰扬指雄鹰展翅飞翔。 9
献州 万里天东北,西风独杖藜。 雁声秋带魏,树色晓浮齐。 野阔青烟淡,天空白日低。 人家在何处,隐隐野狐啼。 【注释】: 万里: 形容距离之远。 天东北: 指北方。 西风: 秋天的凉风。 独杖藜: 一个人独自拄着手杖。 魏: 指魏国。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树色: 树木的颜色或色彩。 野狐: 山林中的野兽。 【译文】: 站在献州城上,放眼四望,只见万里之遥,西北方向的天空辽阔无垠。一阵秋风掠过
良乡县早行 西风黄叶馆,晓起候钟声。 驿吏张灯送,山童抱褥行。 短筇秋万里,长剑月三更。 犹有钧天梦,依稀绕禁城。 【注释】: 1. 西风黄叶馆:指在驿站的客舍内。 2. 晓起候钟声:早晨起床等待打更的声音。 3. 驿吏:管理驿站的官吏。 4. 山童:小童仆。 5. 短筇:竹制的拐杖。 6. 秋万里:秋天的景色远得很。 7. 长剑:剑柄很长,这里指佩剑的长剑。 8. 钧天:即钧天宫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年间(742-756)流寓江陵时期所作,反映了诗人对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一笛山阳上,东风蜃气腥。” “山阳”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淮阳一带,此处指的是作者所在地。"一笛"可能指的是吹奏的笛声,也可能是指某种乐器的声音。“东风蜃气腥”形容的是海市蜃楼中的蜃气现象,而“腥”在这里用来形容蜃气给人带来的不适感。 第二句
夜泊济河 十日淮沂上,今朝渡济河。 龟蒙秋烧阔,凫峄夕阳多。 古寺云笼塔,长亭柳映波。 鲁邦无孔子,何处听弦歌。 注释: 这首诗的原文是《夜泊济河》,作者是元代诗人陈孚。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以及诗人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