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注释】 1. 满庭芳:词牌名。 2. 寒食:即清明节,古人于寒食节禁火冷食,故称寒食。 3. 先兄:指已去世的哥哥正献公。 4. 魂黯云山:指亡兄的魂魄飘荡在云山之间。 5. 泪零风野:指亡兄的眼泪洒落在野外。 6. 转:回头,这里指怀念亡兄。 7. 梁园书几:指《梁园赋》,是亡兄曾写的一篇辞文。 8. 枭卢对:指《枭卢篇》,亡兄曾在宴会上吟诵过这篇文章。 9. 湓浦灯檠:指《琵琶行》的序文
【赏析】 《人月圆·中秋小酌》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咏物词。上片写中秋赏月情景,下片写赏月后的感怀。 “红螺香滟金茎露”,首句点出赏月之景。“红螺”即指酒杯,这里用典自唐人李益的名作《从军北征》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句中的“玉门关”;“香滟”则指酒色泛溢,与“金樽”相映衬,写出了赏月时的情调。“清兴溢璇霄”一句,承上启下,表明了词人此时心情愉悦,兴致勃发。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对“名”字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生子的喜悦之情,也流露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首句中“神州佳丽明光锦,生出玉麒麟”,写友人之子相貌不凡,如同神物一般。“四筵都爱”,形容孩子非常可爱。次句写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代英豪。三、四句中,“斗鸡走马”,“紫陌红尘”,描写了友人之子将来一定会有辉煌的未来。最后两句“这回休更,燕秦树栗,江浦垂纶”是说,如今就不要再担心什么了
【注释】:卫州道中至元四年十月与巴尔斯布哈御史同行按行河南四道 两岐流水清如酒。草根风蹙冰皮皱。雪净太行青。联镳看画屏。 按行多雅致。解起澄清志。回首五云天。东华尘似烟。 【赏析】:此词作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十月,作者任按察副使,偕同巴尔斯布哈前往河南四道巡视。 上片描写途中所见。“两岐流水清如酒”,以水喻酒,形容河水清澈,宛如美酒一般,清新可口。“草根风蹙冰皮皱”
穆护砂烛泪 底事兰心苦。便凄然、泣下如雨。倚金台独立,揾香无主,肠断封家相妒。乱扑簌、骊珠愁有许。向卜夜、铜盘倾注。便不似、红冰缀颊,也湿透、仙人烟树。罗绮筵前,海棠花下,淫淫尝怕凤脂枯。比雒阳年少,江州司马,多少定谁如。 译文: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我的内心如此痛苦呢?就像哭泣一般,泪水如同下雨一般地流了下来。我独自靠在金台的高处,无人陪伴,只能任凭自己的内心充满嫉妒与怨恨。在混乱中
菩萨蛮·送辽西宪孙椽还司延祐己未乐亭县作 【注释】紫髯:紫色的胡须。戟(jī):古代的一种兵器。霜台:即御史台,御史台是监察百官的地方。掾:佐吏,属吏。采笔:指代笔。行县:巡视各县。邂逅:不期而遇。盍簪(hé zhān):盍,同“合”,古时把头发梳成两半插在帽子两边,称“盍”。簪,发冠。能几时:多久?无物:没有什么礼物。持赠:赠送。为谢:为了感谢。幕中莲:指莲花。殷勤:恳切的意思。短篇:指诗词
注释: 西风落日丹阳道,竹冈松阪相环抱。何处最多情,练湖秋水明。 驿站城那惮远,佳句初开卷。寒雁任相呼,羁愁一点无。 赏析: 《菩萨蛮·丹阳道中》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前四句写丹阳道的景色和心情;后六句写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和对前途的忧虑。全词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宋褧《竹枝歌六首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是一首描绘江南十月景色和舟中愉快的古诗。下面是这首诗: 1. 标题:《竹枝歌六首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2. 原文: 思远楼前罢登眺,华盖峰下好吟哦。 东瓯舟子趁潮去,棹讴不似竹枝歌。 3. 注释: - 思远楼:位于温州,为一处观赏江景的绝佳地点。 - 华盖峰:位于温州附近的一个著名山峰,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著称。 - 棹讴:一种船夫在水上吹奏的乐器。 -
满庭芳·汴中寒食 雨意愔愔,养花天气,卖饧何处春箫。清明上巳,车马正连朝。对酒唱、归时多忘,惜花心、醉后偏饶。凝云暮,青楼帘卷,几度对魂销。 无聊空怅望,东阑雪剩,北郭香飘。梦江南,行乐水远山遥。深院宇、绿窗啼鸟,明寒食、宝月良宵。秋千外,柳风柔小,无力着春娇。 注释: 1. 雨意愔愔:形容小雨细细密密的样子。 2. 清明上巳:指的是清明节和农历三月初三。 3. 卖饧(táng):指卖糖食。 4
北客还乡二十年。来时杨柳故堪怜。 而今张绪生华发,手弄柔条一惘然。注释:北客:指北方的游子,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二十年:自元初至元四年,即公元1330年至1334年。杨柳:指垂柳。故堪怜:依然可怜悯惜。张绪:东晋诗人。因怀念妻子而作《华阳对》诗。华发:白发。柔条:垂柳的枝条。惘然:失意的样子。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点明地点和时间,说明是作者北归后二十年,来到故乡通州道中所感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