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注释: 遵化县感怀书事二首(巡历京畿东道):这组诗是诗人在巡历京畿东道时所作,共二首。 驱马出京华:骑着马离开京城。 疲民尽怨嗟:使百姓疲惫不堪的征役和苛捐杂税,让百姓怨恨哀叹。 孤臣难报国:作为孤苦无依的大臣,很难报答国家的恩情。 老客不思家:年老的客人,思念着故乡。 酿雪观云气:在大雪中欣赏天空中的云气。 占风看月牙:根据天气的变化,观察月亮的形状。 翻思未遇日:反复思考
【注释】江渎行祠:祀水神的祠堂。沙高淤象嘴,波静閟龙宫:沙洲因泥沙淤积而高,像象嘴一样,水波平静如龙宫。吴蜀源流远,薶沉世代同:长江和蜀江水流遥远,泥沙沉积,历代相同。所祈无溃决,相我岁年丰:希望祈求不要有洪水泛滥、冲毁堤防的事,祝愿我们每年都能丰收。 【赏析】这首诗是写江渎行祠的祭祀活动。诗人在祭祀活动中,对江水、江堤、江神作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并寄寓了对江水的祈望。全诗语言平易自然
注释: 1. 兀坐寻诗句:独自坐着寻找诗句。兀,孤独、寂寞的样子。 2. 豪吟引酒杯:大声吟诵着,举杯畅饮。豪吟,大声吟诵。 3. 悲歌常激烈:悲凉的歌谣常常激昂澎湃。悲歌,悲伤的歌曲。 4. 暗咏亦徘徊:默默地吟诵也徘徊不决。 5. 诗向眼前得:诗歌在面前得到灵感。 6. 兴从天外来:兴趣来自于天空之外。 7. 成章多坦率:文章多直率。 8. 犹待故人裁:还需要等待旧友的批评和修改。 赏析:
诗句注释与赏析: - 三日春郊宿,留连不肯回: 描述在春天的郊外度过三天,舍不得返回。这里“春郊”指的是春天的乡村或野外,而“三日”和“宿”表明了时间及地点。 - 寻诗乘款段,步屧踏莓苔: 形容骑马寻找诗歌,步行时踩着野草。这里的“寻诗”可能意味着寻觅诗句或诗意,“乘款段”则可能是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 - 胜境僧多占,深村客少来: 描述美好的景致被僧侣们占据,而村里的游客很少来访
陶令惟耽饮,虞卿漫著书。 雄文莫吊屈,高士不徵徐。 酒肉朱门臭,尘埃白屋虚。 古交崇节义,时慕蔺相如。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 陶令惟耽饮:陶渊明只是沉迷于饮酒,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与逃避。 - 虞卿漫著书:虞诩虽涉猎书籍,但并未深入探究,可能反映了他的随和性格或无为的处世态度。 - 雄文莫吊屈:表示那些雄辩的文章无法挽回屈原的悲剧命运。 - 高士不徵徐
【注释】: 1. 才动山林兴:刚一动笔,山野间就传来了喜讯。 2. 还增畎亩忧:又增加了农田里的忧愁。 3. 夕阴仍不雨:夕阳西下,仍然没有下雨。 4. 春冷欲如秋:春天的天气寒冷得如同秋天。 5. 抚旧谁伤悼:抚摩着先兄的坟墓,有谁会感到悲伤悼念? 6. 乘时尽醉游:趁着时机尽情地畅饮游玩。 7. 农家多苦旱:农家遭受的苦旱很多。 8. 啼杀舍南鸠:农舍附近的鸟儿因为干旱而叫个不停。 【赏析】
``` 车马自骈阗,风寒复禁烟。 野筵惟粔籹,村女亦秋千。 远岫清明雨,高坟白竹钱。 乞墦君莫笑,攫肉有轻鸢。 ``` 诗句注释与译文 1. 车马自骈阗,风寒复禁烟 - 注释: 形容车辆众多,尘土飞扬,人们为了避寒食节的风俗而减少了出行。 - 译文: 车马众多,寒风吹过,烟雾缭绕。 2. 野筵惟粔籹,村女亦秋千 - 注释: 野宴上只有美味的瓜果,村中少女也喜欢荡秋千。 - 译文:
注释: 去国三千里,指离开故土已经三年了。登科二十年,指考中进士已经二十年了。盍簪方晤语,盍:何不;簪:古时男子束发的簪子;晤:相见。分袂(mèi )忽言还,分袂:分开手的衣袖,比喻离别。言还:说话回来。书帙休晨检,指不要在早晨读书了。诗筒息夜传,指不要在晚上读诗了。更无吟偪侧,更:除了。偪侧:狭窄逼仄的地方。惟有恨缠绵,只有愁绪缠绕难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王冕后所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次韵谢敬德司业冬至夜见念诗二首》的第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历肇羲和纪,云从太史书。 寒威尽凛冽,阳晷渐舒徐。 消息存元气,行藏问太虚。 茫茫千岁测,坐致欲何如。 注释: - 历肇羲和纪:意思是开始记录时间的历史。 - 云从太史书:意思是天空中的云彩随着太阳的运动而移动。 - 寒威尽凛冽:意思是寒冷的气息完全消散。 - 阳晷渐舒徐:意思是阳光照射的角度慢慢改变
诗句原文: 屋西山气合,门外竹光浮。 总为襟怀敞,不知行役愁。 清时少词愬,乐岁美田畴。 帝力知难报,犹须动隐忧。 注释译文: 屋西山上的云雾聚集在一起,门外的竹影在水面上摇曳生姿。总是因为胸怀开阔,所以不觉得旅途中的辛劳和忧愁。在清明时节很少有诉苦的机会,而丰收之年农田一片繁荣的景象。皇帝的力量难以报答,但仍需警惕潜在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安平驿所经历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