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頔
至泰州书徐千户壁二首图书整整堆蓬荜,剑戟森森拥柳营。 留客茶瓜话平昔,随缘妆点泰州城。 注释:图书书籍整齐地堆放在简陋的屋子中,剑戟森严地排列在柳树环绕的军营里。留下客人品尝茶和瓜果聊家常,回忆起过去的事情;随意装饰美化泰州的城,使之成为美丽的城市。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作者在泰州期间生活情景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图书、剑戟等元素,展现了泰州的军事氛围和文化底蕴。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看该诗的语言特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是看该诗所采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看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作者通过描绘扬州旧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全篇以“二十年前”为线索,由“豪侠客”写起,到“说前朝”,层层深入
【解析】 1.绩坑:地名。 2.乳溪:地名。 3.“细草幽花”二句:诗人以“细草”“幽花”形容春天的景色,突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二月天”点明季节,说明春天已经来临。 4.“暖风晴日”二句:春风吹拂,阳光明媚,大地一片春意盎然。“弄春妍”指春风吹过,花儿争艳斗丽。 5.“村孤”二句:村庄孤独,小路偏僻,行人很少,说明诗人所到之处偏僻冷清。 6.“忽听深林”二句
【注释】 书:题写,书写西坑:地名。杨子威巡检官舍在今浙江省江山市区。 诘曲:曲折。 溪流:指山间的清浅的小溪。浅碧:浅浅的绿色。漾:泛动。寒沙:寒冷的沙砾。 萧条:荒凉、冷落。 家:房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江山市区西坑村一带山野景色。首句“诘曲山蹊穿复斜”写出了山路弯弯曲曲、曲折蜿蜒的景象,次句“溪流浅碧漾寒沙”则写出了溪水清澈见底、寒气逼人的特点
金陵怀古 龙蟠虎踞石头城,今古英雄几战争。 遗恨六朝何处是? 江声犹抱不平鸣。 诗句释义: 1. “龙蟠虎踞”: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石头城的雄伟与坚固,就像一条巨大的龙盘绕于山石之上,一只雄壮的虎蹲伏其下,展现了古代都城的坚固与威严。在南京,特别是石头城(即今天的南京城墙)上,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气势磅礴的景象,令人震撼。 2. “今古英雄几战争”
【注释】 维扬:今江苏扬州。平山:在今江苏泰州西郊。构高堂:修建高大的楼台。青芜:青草。接大荒:与广阔的原野相接。堂废山空人不见:高楼已毁,荒凉的原野上只有一片孤寂。冷云秋草卧横冈:冷云秋草铺满山坡。横冈:指山坡上的斜坡。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景,描绘出一幅凄凉、冷落的景象。“维扬”即今天的扬州。诗人登上城西的平山,看到山上有一座高大的楼台,山下是一片辽阔的原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句的意思弄明白,然后结合着注解和相关语句揣摩它的言外之意。“天上奇花玉色浮,只留一种在扬州”,这两句的意思是:天上的仙花玉色飘浮,只在扬州有一种。“如今后土无根蒂,蜂蝶纷纷各自愁”,这两句的意思是:如今土地失去根基,百花都纷纷凋谢了,而蜂蝶也各自悲伤。 【答案】 注释:①维扬:今江苏扬州市一带,这里泛指扬州地区。②奇花:指牡丹
诗云:“木落三湘雨后天,细泉飞瀑挂晴川。疏篁影里箫声过,借问谁家上水船?”此首为题清湘秋景的第二首,下面将逐一解读诗句含义并赏析其艺术特色: 1. “木落三湘雨后天”: - 木落:指树叶凋零,秋天树木落叶的景象。 - 三湘:指湖南的三条河流,即沅、湘、澧。这里的“三湘”泛指南方地区,强调地域的广阔与自然的丰富。 - 雨后:表示天气转晴,雨水洗净了大地,使得万物更加清晰可见。 2.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老龙腾渊云气湿,万斛骊珠夜光泣。 - 这句诗以“老龙”和“云气湿”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如同一条古老的蛟龙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中遨游,其周围云雾缭绕,显得既神秘又威严。接着以“万斛骊珠夜光泣”来进一步描绘龙的威猛和神秘感,骊珠即指珍珠,这里形容其光泽璀璨,犹如无数珍珠在月光下熠熠生辉。而“夜光泣”则增添了一层神秘和哀愁的色彩
《春日杂言三首》是明代诗人郑岳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春日杂言三首 贾谊思明主,华元归故都。 张良辞北阙,范蠡泛东湖。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解析和赏析: 1. 第一首:“贾谊思明主,华元归故都。” - 贾谊:古代政治家、文学家,曾为汉文帝的谋士。 - 明主:指英明的君主。 - 华元:春秋时期秦国将领,后归附晋国,被封于华阴(今陕西华阴)。 - 归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