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頔
【注释】 清湘:即潇水,发源于湖南省宁远县南。秋景指秋天的景色。 日暮:太阳快落山时。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北。矗矗:高大直立的样子。 修修:茂盛的样子。 不管:不计较。掀天风浪:形容波涛汹涌。孤鸾引凤船头:凤凰和鸾鸟被比喻成船上的两只飞鸟。 【赏析】 这首诗以“题清湘秋景二首其二”为标题,是诗人游览潇湘一带胜景后有感而作的一组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洞庭湖上,日落时分,烟波浩渺,万木萧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朱克用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和风骀荡柳腰斜, 译文:温暖的春风轻拂,柳树枝条随风摇曳。 注释:和风是指柔和的风,骀荡形容风势温柔、和缓,这里用来描写春风的温柔;柳腰斜形容柳树枝条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 2. 茅屋溪边卖酒家。 译文:在茅草屋顶下小河边有一个卖酒的小摊。 注释:茅屋指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舍,卖酒家则是指卖酒的小商铺或者酒馆。 3.
【注释】 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十咏:唐代韦应物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此诗为其中之一。楼景:指扬州的楼阁风景。时新:指时事、景物等不断更新变化。楼上笙歌:泛指在扬州楼中奏乐唱歌。春:春天。华丽:指繁华。已:已经。随时节换:指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其形式。东风吹恨:东风使人产生怨恨之情。柳眉颦:柳树的枝条下垂,好像蹙着眉头一样。 【赏析】 《维扬十咏》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组诗作品,共十首
注释:壮年时登上高楼,观赏壮丽的景色,醉心于歌唱太阳。何况现在正是太平盛世。燕子衔着春天的景色飞走了,在宽阔的栏杆上挂起旌旗。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壮年诗人登上高楼观赏春色的景象。首句“壮年登览醉歌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一个壮年人,以及他的行动——登上高楼,观赏风景,并且喝醉了酒大声歌唱。次句“况是太平全盛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喜悦和赞叹。 后两句写燕子衔春而去
【译文】 江声似乎在欺压文人,月色曾经照过锦袍。 八百仙人骑着白鹤,紫箫吹出碧云之巅。 【注释】 采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 文士:指诗人自己。 锦袍:华贵的官服。 八百仙人骑白鹤:传说汉武帝曾于建章宫召见东方朔、王乔等八仙,并命他们乘白鹤上天。这里以仙人喻诗人。 紫箫:古代乐器名,此处代指乐曲。 碧云高:形容云雾缭绕,直冲霄汉。 赏析: 《采石》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扬州景色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析和注释: 第一句:昔年明月照盈盈,今日楼空月自明。 - 昔年明月照盈盈:这里描述的是昔日的景象,明月高悬于天空,光芒四溢,照亮了整个大地。"盈盈"可能是指月亮明亮如玉,或者形容月亮的形态圆润饱满,给人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感觉。 - 今日楼空月自明:然而现在的情景是楼阁空空荡荡,只有月光依然明亮。这里的"楼空"可能暗示着一种失落、寂寞的氛围
湖海平生客,乾坤一布衣。 义哉周伯叔,饱食首阳薇。 注释:我一生漂泊如湖海之客,身无分文,只身闯荡天下;在天地间,我只是一介布衣。伟大的周代伯夷、叔齐兄弟,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商纣的厚禄,坚守自己的信念。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境遇的感慨,以及他对高尚道德和坚持原则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平凡和古人的崇高,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度萌坑岭 雨过郊原绿倍添,竹舆行处倦厌厌。 翠垂松叶沾衣袖,红绽花枝映帽檐。 石涧水香麋麝过,林梢露重蝶须黏。 嫩晴天气催农务,麦饭新尝似蜜甜。 译文: 雨后郊野的原野更加绿色,竹子做的车子行过之处让人感到疲倦。翠绿色的松叶垂挂在衣服的袖子上,红色的花朵开在树枝上映衬着帽子的顶部。石头上的小溪散发着香气,麋和麝经过这里;树林的顶端雾气很重,蝴蝶的触角粘在上面。晴朗的天气催促农民进行农务
复入大鄣 山顶飞泉绿树齐,弯弯相见倦攀跻。 龙眠溪洞涎流石,鹿过林皋麝脱脐。 日落空岩山鬼啸,风生古木野猿啼。 两经寇结山中避,历遍人间万险蹊。 注释: - 复入大鄣:再一次进入大鄣山。鄣,古代的一种建筑或屏障。 - 山顶飞泉:山上有飞泻而下的泉水。 - 绿树齐:形容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翠绿。 - 龙眠溪洞:相传这里是一条深不见底的溪水,常有龙居住于此。 - 涎流石:指溪水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
【注释】 (1)梦仙:指梦中的仙人。 (2)琤琤:形容佩玉声音清亮而和谐,也作“琤琤琮琮”。 (3)烨烨:光彩灿烂的样子。 (4)紫云裘:指用紫色丝织成的袍子,这里比喻神仙之服。 (5)海上:泛指远方。 (6)几千里:指距离遥远。 (7)云间:指天空之上。 (8)十二楼:指天上星宿之一,即心宿,在南天最明之处。 【译文】 清亮的玉石佩饰,绚丽多彩的紫色羽衣。 海路遥迢迢达几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