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頔
峤源 溪回石欲动,山断路还通。 嵌石藓花白,飐林枫叶红。 野鸡啄寒涧,塞雁下晴空。 莫怪杨朱泣,于今路更穷。 注释与赏析: 1. 第一句:“溪回石欲动” - 关键词:溪(水)、回(曲折)、石、动(似乎要移动) - 注释:描述溪水环绕石头,水流的曲折使得周围的石头似乎都在微微颤动。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的景象,通过“欲动”二字传达出水流和石头之间微妙的相互作用
复入大鄣 山顶飞泉绿树齐,弯弯相见倦攀跻。 龙眠溪洞涎流石,鹿过林皋麝脱脐。 日落空岩山鬼啸,风生古木野猿啼。 两经寇结山中避,历遍人间万险蹊。 注释: - 复入大鄣:再一次进入大鄣山。鄣,古代的一种建筑或屏障。 - 山顶飞泉:山上有飞泻而下的泉水。 - 绿树齐:形容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翠绿。 - 龙眠溪洞:相传这里是一条深不见底的溪水,常有龙居住于此。 - 涎流石:指溪水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
【注释】 (1)梦仙:指梦中的仙人。 (2)琤琤:形容佩玉声音清亮而和谐,也作“琤琤琮琮”。 (3)烨烨:光彩灿烂的样子。 (4)紫云裘:指用紫色丝织成的袍子,这里比喻神仙之服。 (5)海上:泛指远方。 (6)几千里:指距离遥远。 (7)云间:指天空之上。 (8)十二楼:指天上星宿之一,即心宿,在南天最明之处。 【译文】 清亮的玉石佩饰,绚丽多彩的紫色羽衣。 海路遥迢迢达几千里
诗句:石暖苔衣软,溪春荇带长。 译文:石头温暖了湿润的苔藓,溪水春天来,荇带长得很长。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通过对石、苔、溪、荇等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将春天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雨压中天云雾低 - 描述天空被雨水覆盖的景象,云雾变得很低。 - 注释: 中天:指天空正中央;云雾低:云层较低,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2. 华阳阁外草萋萋 - 描述华阳阁下的草丛茂密、翠绿。 - 注释: 华阳阁:古代建筑名,此处借指某个地方或地点;草萋萋:形容草丛茂盛,生机勃勃。 3. 江湘梦远红尘隔 - 表达对远方故乡的回忆和距离感。 - 注释: 江湘
【注释】 1.吴琴忠烈庙:即吴琴祠。吴琴,明末抗清将领。祠在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县)东门内。 2.古祠摧败独孤村:古祠指吴琴祠堂,独孤村指因战乱而被摧毁的村庄。 3.老衲龙钟倚庙门:老衲指年老的僧人,龙钟形容行动迟缓。僧人依靠寺庙门口。 4.半亩寒冰栖腊意:半亩指的是土地面积的一半,寒冰指冬天的土地被冰雪覆盖的景象。栖腊意指冬日的景象。 5.一川晴日借春温:一川指的是河流或者田野
【注释】 涳蒙:小雨。细雨:小雨。松楸:墓地旁的树木。乱后:战乱之后。人家哭未休:战乱后的百姓还在哭泣。 几处:四处。烧钱:烧纸钱。蛱蝶:蝴蝶。三丫:三株柳树。无主:无人祭祀。精魂:亡灵。作祟:捣乱,害人。狂魂语:指亡灵的骚扰。新鬼:死去的人。衔冤:含冤受屈。旧鬼:已故之人。愁:忧愁。禁烟:禁止烟火。兵燹:战乱。 【译文】 小雨淋湿了墓地边松树,战乱以后人家还在哀泣。四处烧纸钱引来蝴蝶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山中所有”,作者通过描绘山中的植物和动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石芥藓麻紫蕨薇”,描述了山中的石头、苔藓、紫色的蕨类植物和白色的薇草。这些植物在山中生长,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二句“破头巾骨山栀垂”,描绘了山中一种名为“破头巾骨”的植物,它的形状像是戴了一个头巾的骨头,而这种植物的果实则是紫色的。 第三句“火流金铄锦袄子”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对雨”是全诗的题眼。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雨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伤感的情绪。 【答案】 译文:茅屋长年不扫而长满了薜萝,老朋友久雨不来,我只好独自过。山川惨淡,光华稀少;天地昏暗,杀气浓重。阶草宿萤藏细叶,庭梧巢凤覆长柯。细细察看石柱础,饶有蒸润;奈此云雷未已何! 注释:“经年”“故人”“山川”“天地”“宿萤”“庭梧”等词是关键词
晴 云气扶红日,江光漾翠涛。 烟笼淮树远,天净楚山高。 慕道心诚渴,忧时鬓独搔。 明朝钟阜去,渡口买轻舠。 译文: 天空晴朗,阳光照耀着云朵,红日从云层中露出。江水波光粼粼,仿佛绿色的波浪在涌动。远处的淮河树木被烟雾笼罩,显得朦胧而美丽。天空清澈明亮,楚山巍峨壮观。我怀着敬仰道教之心,渴望学习道法;面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我心中忧虑不已,只能搔首弄姿。明天我将前往钟阜(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