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僖
【注释】 1、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2、辰:通“陈”,指年岁,也指时运。3、寇:侵犯。4、妇:妇女。5、被:遭受。6、嫠(lí):孤苦无依的寡妇。7、强:强迫。8、渚(zhǔ):水边。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二年(761),诗人在长安为官。诗中通过描写一个从军妇女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不幸。全诗以“决绝”二字为线索,一气贯注,结构紧凑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草堂寂寞奈春何: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孤寂感和无奈。"草堂"通常指的是文人的书房或居住的地方,而“寂寞”则描述了一种无人陪伴、孤单的情绪。春天的到来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这个环境中却显得格外凄凉。 2. 旧友惟余燕子过: 此句描绘了诗人与过去的朋友之间的距离感。"燕子"在这里象征着春天的使者,常常在寒冷的冬天过后飞来报春。然而,当诗人独自一人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诗。以下是逐句翻译以及注释: 1. 半厦茅堂一亩田,恬然高卧便登仙。 - 半厦(半间屋): 半座房子;茅堂:用茅草搭建的屋子;一亩田:一亩地。 - 恬然高卧:悠然自得地躺着。 - 登仙:指成仙。 2. 禅心坐我蒲团日,髀肉输人壮盛年。 - 禅心:指禅宗的心境。 - 坐我蒲团:坐在蒲团上。 - 股肉输人壮盛年:比喻因久坐而大腿变粗。 3. 疏懒不歌招隐赋
我生胡不辰,遭乱为妇女。 出门路不识,见人羞不语。 孤城遭寇侵,寇去来军旅。 玉石全未分,杀人血漂杵。 夫死虏其妻,仳离失居处。 被虏强从军,哀哀泪成渚
半厦茅堂一亩田,恬然高卧便登仙。 禅心坐我蒲团日,髀肉输人壮盛年。 疏懒不歌招隐赋,经营欲办买山钱。 长林未识何时遂,露湿新秋听晚蝉
草堂寂寞奈春何,旧友惟余燕子过。 才尽半倾青玉案,客来新自白狼河。 樽前鸡黍中原月,袖里风光塞外歌。 千载梁园今已矣,驱车且缓渡滹沱
清代诗人陈僖,字蔼公,拔贡生,以古文著称。下面将详细解析陈僖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基本资料 - 字号:陈僖,清直隶清苑人,字蔼公。 - 身份背景:拔贡生,即科举考试中选为拔贡生者。 - 籍贯:福建长乐,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历史上多次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2. 个人经历 - 早年生活:陈僖出生于清直隶清苑,这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也是文化氛围浓厚的区域。他自幼聪颖
清代诗人陈僖,字蔼公,拔贡生,以古文著称。下面将详细解析陈僖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基本资料 - 字号:陈僖,清直隶清苑人,字蔼公。 - 身份背景:拔贡生,即科举考试中选为拔贡生者。 - 籍贯:福建长乐,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历史上多次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2. 个人经历 - 早年生活:陈僖出生于清直隶清苑,这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也是文化氛围浓厚的区域。他自幼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