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以及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诗句的内容和注释理解诗意,体会其表达的情感,然后把握运用的手法,分析艺术效果等。“九天飞瑶华”,形容梅花盛开的景象。“千树洒香雪”,形容满山遍野都是盛开的梅花,香气扑鼻,洁白如雪。“空谷寂无人,相看两清绝”,意思是在空旷幽静的山中,只有梅花独自开放,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格外醒目;而梅花又静静地看着对方
【注释】 贞白:指水仙和山矾。谁同调:即“何人同调”,意思是说,这两样东西各有其特色,不能相提并论,但可以相互欣赏。托根:指水仙的球茎在地下生长。清浊自天然:意思是说,无论山矾或水仙,都各有其特性,而不必互相攀比。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山矾与水仙作比较,赞颂了它们各自独特的美。 首句用对比手法,把二者并列起来,突出它们不同的特点。山矾是白色的,水仙花也是白色的,因此
【注释】 空山(空谷):指幽静深远的山林。含:包含。薄暝(báomíng):天色渐暗,指傍晚。远树带轻烟:指远树笼罩着轻纱般淡淡的烟雾。何处(何所):什么地方。寻芳迹:寻找梅花的踪迹。钟声落照边:指寺庙里的钟声随着落日西下而传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空山中观赏月夜美景时,偶遇一幽寺,听到钟声,看到落霞与残雪相映衬,顿感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咏出对梅的喜爱之情。 首句写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的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关键的词语,结合诗歌的形象和表达的情感来分析即可。首先读懂了诗的意思,然后逐句分析理解,注意抓住关键词分析情感;最后概括作答,注意语言简洁、准确。 “微雨落寒梢,楼前绿珠坠”,首句写梅树在微雨中受冻,接着写雨落在梅枝上,梅子坠落下来的情景。这句写的是梅子的坠落
【注释】 东阁赋停云:以东阁楼为题,赋《停云》诗。 寒梢上新月:指梅枝上挂着新月。 惜别花又开:指梅花在春天再次盛开,令人感到惋惜。 关山路难越:形容梅花的芳香难以阻挡,使人难以通过。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首句“东阁赋停云”是说诗人在东阁楼上赋《停云》诗。“寒梢上新月”是说梅花树枝上挂着新月,形象地表现了春夜的清冷。第二句“惜别花又开”,是说春天到了,梅花再次开放,但令人感到有些可惜
注释:孤舟停在傍晚的沙洲边,芳香的树木依傍在寒冷的江边。水退后沙洲变得浅了,飞来两只白鸥。 赏析:诗人以孤篷、寒江为背景写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在黄昏时分,来到一个偏僻的小沙洲,看到一丛梅花在风中摇曳生姿,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画面,孤舟、寒江、芳树、暮色、飞来的一双白鸥等景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句解释: 1. 归来林下振高风,丰颊修髯见一翁。 - 注释:回到林中,振作高洁的风韵,面容丰腴,须发整齐,显现一位老者。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归来后的风采,通过“振高风”和“丰颊修髯”,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从容的气质。 2. 近世衣冠似公少,故家文献有谁同。 - 注释:近代士人服饰与您相比显得简陋,家族典籍无人能比肩。 -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对当前士人的对比
【注释】 露:指露水。烟:指烟雾。月晴雨:月亮晴朗、下雨。江山雪:江边的山,山上的雪。 【赏析】 此诗为咏梅诗组的第一首,以“露”字开头,写梅花在春日里盛开的景象。南枝春意动,林杪散朝暾(朝暾即初升的太阳)。这句是说,梅花在早春时节开放得正旺盛。无使传芳讯,看花日又昏。这句是说,不要将梅花开花的消息传播出去,不然看花的日子就要暗下来啦。全诗以“露”、“烟”、“月”、“晴雨”
【注释】 月琴:指月宫里的玉琴。林从吉赋,即《月琴赋》,作者不详。 湖亭:指杭州西湖之六一亭。曾:曾经。遗音:指月宫中的玉琴声。广寒:广寒宫,是神话中月亮里的宫殿。 药杵捣霜惊别鹤,桂阑拂露引孤鸾:用李商隐《嫦娥》中的“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和刘禹锡《望洞庭》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竺去来西湖路,一半空山带夕阳”。 冰弦低转临瑶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技巧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题中提供的提示信息,如“挽周宣慰方壶”等关键词来分析诗句的意思,然后把握全篇的写作思路。最后注意赏析要结合诗句内容、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来分析。 第一句:“仗节南征靖庾关”,仗节南征,指奉命率军出征南方边疆。平定庾关(古地,今山西平陆县北),平定了南方边境的叛乱。 第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