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载
【注释】 中秋:即中秋节,是一年中月最圆的一天。 揽云凭结构:指登高揽取云霞。 步月上林皋:在林中小路上散步赏月。 金尊竭:指酒喝光了。 玉宇高:指月亮高悬天上。 神清存夜气:指人的精神爽朗。 天阔数秋毫:指天空广阔无垠,能数尽秋天里最后一根草尖上的白露(秋毫)。 百尺楼如在:指高楼好像还在。 卧汝曹:指你们坐着休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颂中秋月色的七律。诗人在中秋之夜,登上高楼,观赏明月
次韵江行四首 《次韵江行四首》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一首诗作,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江边行走时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第一句:“藜羹真我食” - 注释:藜羹是一种用藜草制成的食品,这里用来比喻简朴的生活。 - 赏析:诗人通过“藜羹”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和享受。他并不追求奢华富贵,而是珍惜自然赐予的食物,体现了一种朴素无华的生活态度。 第二句:“薜荔亦吾衣”
【注释】 送:赠别。林季羽:诗人朋友的字。入京宿卫:指到皇宫里当侍卫。青云自致身:指自己由平民而得官。磊落见斯人:形容其人品清高,不矫揉造作。卷衮辞苍麓:指卷起朝服离开京城。垂缨侍紫宸:指佩带玉饰,在皇帝身边服务。漏残珠阁晓,香暖玉炉春:指夜深了,宫殿里的灯火还亮着,宫女们还在烧香。傥厌承明事,归来衣锦新:倘若不想在宫中任职,就可以衣锦还乡。衣锦:这里指穿着华丽的衣服。 【赏析】
诗句释义 1 潮头终岁白,沙腹有时皤。 - 潮头终岁白:描述的是海水的潮汐现象,通常在海边可以看到潮水上涨时,海水的颜色是白色的,这里指的是每年潮涨时的景象。 - 沙腹有时皤:沙腹,意指沙地的中心部分。皤,古代对头发白色的一种称呼,这里用来形容沙地在高潮时的露出部分有时呈现出白色或黄色。 2. 利涉他州柁 - 利涉他州柁:这里的“利涉”意味着通过、越过。柁(tuo),指南方常用的一种导航设备
次韵江行四首 子胥因谏戮,兹事几经秋。 顾尔忠难掩,于今愤不休。 天风吹地转,海水入江流。 欲问鸱夷处,茫然使我愁。 注释: 子胥:指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大夫。 因谏戮:因为进谏而被吴王夫差杀害。 兹事:这件事情。 几经秋:经过了几个秋天。 顾尔:你。 忠:忠诚。 掩:掩盖。 于今:现在。 愤不休:愤怒之情不能消除。 天风:指狂风。 吹:吹动。 地转:大地旋转。 海水入江流:比喻吴国被灭
注释:我在山林中高卧,以超然的心态辞别纷扰的世界。在空山之中,雨声如白练飞舞,落在古石上,仿佛是苍云挂在石头上。我不愿意成为权贵的附庸和臣子,甘愿与那些卑劣的小人为伍。京城中的游宦客都纷纷来此告别,但我回首望去总感觉惭愧。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决心,以及他对世俗的淡泊和对官场的厌倦。首句“高卧林泉表”,表明了诗人归隐的决心,他选择隐居在山林之中,远离世俗的纷扰。次句“超然谢世纷”
【注释】 题信州先天观图二首:题,题写。观,即观星台的简称。 高林褰翠气:高耸入云的树林中飘荡着翠绿色的雾霭。褰(qiān),拉开。 虚谷散虹光:空旷的原野上弥漫着五彩缤纷的彩虹之光。 道士多骑虎:许多道士骑在老虎背上。 仙人自牧羊:一些仙人骑着羊在山上自由自在地游牧。 涧泉通地远:山间清冽的泉水从高处流下,直达山下。 山岭际天长:连绵起伏的群山与天空相接,显得无限遥远。 戴子文为记,流传示不忘
次韵江行四首 路僻行来好,天清望极遐。白鱼翻急浪,黄犊卧晴沙。柳吐千条叶,梅残几树花。佳辰从此数,历历看韶华。 注释:路僻(pì)行来好,天清望极(jiè)遐。白鱼翻(fān)急浪,黄犊(dú)卧晴沙。柳(liǔ)吐千条叶,梅(méi)残(cán)几树花。佳辰从此数,历历看韶华。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江边景色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春天江边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注释: 树蕙连丛竹,只应族类同。 相依岩石畔,并入画图中。 劲叶凝清露,危梢倚碧空。 谅非高世士,此意固难通。 次韵引浚仪公题兰竹卷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兰竹以抒写自己的志趣和情操。首联“树蕙连丛竹”,诗人以蕙、竹比君子,以“连”字点出君子的群体性。“只应族类同”表明诗人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志同道合,即是否能够团结一致。颔联“相依岩石畔,并入画图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惠崇古木寒鸦 江上秋云薄,寒鸦散乱飞。 未明常竞噪,向晚复争归。 注释:薄:稀薄。寒鸦:深秋季节的乌鸦。未明:破晓时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和傍晚时分,一群群乌鸦在江边的树林里觅食的情景。通过描写乌鸦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 译文: 江边秋日的天空,薄云飘荡;乌鸦四处飞翔,显得零散而混乱。 天色微亮时,乌鸦们相互竞争地鸣叫;太阳西下,它们又纷纷回巢。 它们似乎害怕冷霜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