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载
这首诗是诗人为同知火涉不花的画像题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联。首联“堂堂玉立照青春”描绘了火涉不花的英俊外貌。颔联“昭代由来重世臣”表达了人们对他作为世代忠诚大臣的尊重和敬仰。颈联“带纳掖庭联卫士”描述了他担任警卫工作的情况。尾联“州县三年姑少试,驱驰休厌属车尘”则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赞美火涉不花的外貌、才华和忠诚,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意和赞美之情。同时
【注释】 1、袁伯长,即袁宏道,字伯长,号石公,明人。 2、簪笔侍明光:指唐人张说曾侍奉武后,以文才知名。 3、直取才华补卫郎:意在通过文学才能来补足自己的地位。 4、祀事悉稽周典礼:指周礼。 5、颂声需假汉文章:指汉朝的文章。 6、云垂迥野鸣鞘远:形容山高,云深,远在天际的马鞭声可以听见。 7、月满高城下漏长:形容夜晚明月高悬,漏壶滴水的声音悠长。 8、校猎合袪尤盛事:指打猎时,人们披着兽皮
【注释】 1.即事:眼前所见之景。 2.禁城:指皇宫。 3.清如水:形容天色明朗、清澈。 4.高下:高低不一的楼台,此处泛指宫殿、亭阁。 5.上苑:汉长安城的西面有上林宫,周围种植了很多树木,是皇家园林之一。 6.深宫:指皇宫。 7.珍禽:珍贵动物。 8.竞集:争相聚集。 9.雾:云雾,这里指树影。 10.争嘶:争相嘶鸣。 11.横岸风:迎面吹来的风。 12.人:指帝王。 13.两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东湖四景为大尹本斋王侯赋四首》,其中“贤太守”是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全诗通过描绘东湖春景,表达了作者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和对及时行乐、与民同乐生活态度的赞美。 诗句释义: - 朝来千骑出城闉:清晨时分,有上千名骑兵走出城郭。 - 为向东湖踏早春:是为了去东湖欣赏春天的气息。 - 素练幂林云气薄,明珠穿草露华新:白色的绸带覆盖着树林,云气轻薄,像珍珠一样穿透草丛
【注释】: 四围:四面。状若碧芙蓉:形容山的形状像一朵碧绿的芙蓉花。 谷远:山谷深远。含风:被风雨吹拂着。细:细小。 崖深:山崖陡峭。下露:山涧流水,从山崖流下。浓:浓厚。 茂林:茂密的树林。藏虎豹:虎豹藏在树林里。阴洞:阴暗的洞穴。伏蛟龙:蛟龙藏在洞穴里面。 恍惚:神妙恍惚。神人:神仙和凡人。降:降临。浮空:在空中飘荡。羽盖:鸟的冠毛。重:厚重。 【赏析】:
【注释】 1. 野清堂:指作者在青田叶叔至家。 2. 堂:厅堂。 3. 殊显敞:特别宽敞明亮。 4. 在野:指在野外。 5. 白水流千折:指清澈见底的溪水。 6. 青山绕百重:指环绕着青山有一百重。 7. 树麻行旆旆:指树丛中飘荡着旗帜。 8. 莳木倚童童:种植树木,倚靠在树旁。 9. 渔樵话:指和渔夫、樵夫聊天。 10. 终朝亦罕逢:整天也很少遇到。 【赏析】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寄维扬贾侯 - 注释: 寄,赠送。维扬,今扬州。贾侯,指某位姓贾的人。 - 译文: 我赠给你一首诗。 2. 经国长才世岂多 - 注释: 经国长才,治国之才能。世岂多,世间何其之多。 - 译文: 国家需要的是治国的才能,而世间这样的人才又何其之多? 3. 群邪嫉正奈公何 - 注释: 群邪,指那些邪恶之人或势力。嫉正,嫉妒正直。奈何,无可奈何,无法解决。 - 译文
东湖四景为大尹本斋王侯赋四首 《全唐诗》卷六八一 夏月湖中爽气多,南风叠叠卷长波。 渔人舟楫冲蘋藻,游女衣裳揽芰荷。 脍切银丝尝美味,腔传金缕换新歌。 使君用意仍深远,即此光华岂灭磨。 注释与赏析: 东湖四景为大尹本斋王侯赋四首 夏天的东湖风光优美,凉爽宜人,南风吹过,湖面荡起层层波浪。 渔夫划着船桨,冲开水中的萍藻;游女穿着荷花衣,挽起菱叶当裙。 鱼片切成细丝,味美可口;曲调传进金缕衣
注释: 幽燕向日边,裘马去翩翩。幽燕是泛指北方地区,向日边形容太阳照耀的地方,裘马去翩翩形容徐义父穿着皮衣骑着马离开的情景,翩翩是指轻盈的样子。 碛迥沙如雪,河穷浪入天。碛指的是沙漠,迥是远的意思,沙如雪形容沙漠中的沙子如同白雪一样,河穷浪入天形容河流的尽头,波浪仿佛进入了天空,描绘出一幅壮阔的景象。 上书双阙下,待诏五门前。上书指的是向皇帝上书,双阙是古代皇宫的两座高门楼,待诏则是等待被录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赏析诗歌的语言时,可以从词语、句子、修辞等角度进行分析。 1.理解诗意:送王元礼归平城,“燕赵多奇士”,“遗风有固然”,射雕犹绝艺,屠狗亦名贤;“形势威天下,风流号北边”;“送君归此地,亦欲奋吾鞭。”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结合注释,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 3.赏析诗句:注意从遣词造句、修辞、表达效果等方面赏析。 【答案】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