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簪笔侍明光,直取才华补卫郎。
祀事悉稽周典礼,颂声须假汉文章。
云垂迥野鸣鞘远,月满高城下漏长。
校猎合袪尤盛事,愿闻作赋拟《长杨》。

【注释】

1、袁伯长,即袁宏道,字伯长,号石公,明人。

2、簪笔侍明光:指唐人张说曾侍奉武后,以文才知名。

3、直取才华补卫郎:意在通过文学才能来补足自己的地位。

4、祀事悉稽周典礼:指周礼。

5、颂声需假汉文章:指汉朝的文章。

6、云垂迥野鸣鞘远:形容山高,云深,远在天际的马鞭声可以听见。

7、月满高城下漏长:形容夜晚明月高悬,漏壶滴水的声音悠长。

8、校猎合袪尤盛事:指打猎时,人们披着兽皮,戴着猎具。

9、作赋拟《长杨》:意为写一篇赋,模仿《长杨赋》。《长杨赋》是汉代班固所作,为赋之一体,其辞藻华丽,结构宏大。

【赏析】

此为作者寄给他的朋友袁伯长的诗。诗人对朋友的才华和学识十分赞赏,并希望他能创作出像班固的《长杨赋》那样的杰作。全诗四联八句,首联写袁伯长入仕的经历与成就;颔联写袁伯长在祭祀活动中表现出的才华;颈联写他夜晚骑马打猎的情景,突出了袁伯长爱好武艺的特点;尾联写他作赋的本领。

此诗首联“几年簪笔侍明光,直取才华补卫郎。”表达了袁伯长入仕的经历与成就。诗人赞扬他的学识渊博,才华出众,能够胜任各种职务。诗人认为袁伯长应该用他的才华来补充自己的位置,而不是仅仅依靠门第或关系。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格外难能可贵。

第二联“祀事悉稽周典礼,颂声须假汉文章。”则进一步描绘了袁伯长在祭祀活动中的表现。他认为袁伯长应该精通古代的礼仪制度,以便更好地完成祭祀任务。同时,他也认为袁伯长应该具备高超的写作技巧,以此来宣扬他的功德。

第三联“云垂迥野鸣鞘远,月满高城下漏长。”则是描绘了他夜晚骑马打猎的情景。这里的“鸣鞘”指的是马鞭发出的响声,“下漏长”则形容了夜晚的静谧。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袁伯长的武艺高强,又展现了他的豪爽性格。

第四联“校猎合袪尤盛事,愿闻作赋拟《长杨》。”则是对袁伯长作赋的期待。他认为袁伯长应该创作出像班固的《长杨赋》那样的杰作,以此来展现他的文学才华。

这首诗赞美了袁伯长的才学和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他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