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如下: 青山重叠巧裁攒,引水流泉夜激湍。 岚锁岩扉清昼瞑,云归松壑翠阴寒。 不因李相门前见,曾向袁生画里看。 老我不堪诗思杳,几回吟倚曲栏干。 注释: - 青山重叠巧裁攒:形容青山重叠如精巧的绘画。 - 引水流泉夜激湍:指山间溪水在夜晚激荡的声音。 - 岚锁岩扉清昼瞑:指早晨或傍晚时分,山间的雾气封锁了岩石的大门,使人感到宁静和凉爽。 - 云归松壑翠阴寒
【注释】 衔杯:饮酒,泛指饮酒。后句意同。 谁道:难道。易:容易,简单。 沉醉归来:醉醺醺地回来。不自欢:不高兴。 惆怅:悲伤、忧愁。 孤剑冷:孤单的剑冷,比喻孤独。 寂寥无寐:寂寞得不能安眠。 竹窗:以竹子编成的窗户。 凉雨鸣秋籁:清凉的雨声在秋天的风中发出声响。籁,风吹过树林发出的声响。 江郭清砧:江边城楼敲打的清亮的砧声。 客怀:客居他乡时怀抱的愁苦。消不得:消解不了,无法消受。 临风搔首
【注释】 处厚:作者的朋友。杭:杭州,今浙江杭州。 摇落:萧萧落叶。 浙水:指浙江省的富春江。 楚乡:指古楚国所在地,即今天湖南、湖北一带。 沧洲:泛指水边之地,多用来称隐士居住的地方。 【赏析】 《寄处厚》,唐宣宗大中六年(852)秋作。此诗是送别之作。首二句写诗人在秋天偶遇朋友,并因远游而思念;后四句则写友人的离愁与归思,表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友情的珍重。全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语言流畅
【注释】楼城:即指京城。倾盖:把车盖放下,表示友好的见面。屈指:用手指算着。年华:岁月。花前约:在花下约定。缘波:乘船顺流而下。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之情。首联写故人为客上“神州”,倾盖相逢感昔游;颔联写对床风雨话离愁;颈联写白发惊看镜里秋;尾联写重分手,缘波芳草暂停舟。全诗以情为线,抒发了朋友间深厚的感情和依依惜别的情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如下: 送罗约 雨晴江馆柳依依,握手那堪此别离。 独鹤孤琴随远旆,红亭绿酒惜分岐。 月明野店闻鸡早,花暗关城匹马迟。 从夜定知相忆处,东风回首不胜悲。 注释: - 雨晴江馆柳依依:形容江边馆舍在雨过天晴后的景象,柳条随风轻轻摇曳。 - 握手那堪此别离:表示难以忍受的离别之情,不忍与朋友分离。 - 独鹤孤琴随远旆:指自己如同一只孤独的鹤,跟随着远去的队伍
【注释】长年:一生。乐道:乐于追求高深学问。远尘氛:远离世俗。“静筑”句:指在山中静坐修行,学习道家隐遁的学说。“吟对”句:指对着月光弹琴,欣赏花木庭院中的春景。“闲来”句:说有空闲时就穿上登山鞋去登山。醉里:酒喝多了。披漉酒巾:把漉酒巾解开,表示要畅饮一番。林壑:山林和沟壑。轩冕:古代达官显贵所戴的帽子。黄鹤:传说中一种能飞升的仙禽。 【赏析】这首诗是写隐居山中的生活乐趣。全诗语言平淡质朴
春日山亭(其一) 醉来重整华阳巾,搔首惊看白发新。 莫道愁多因病酒,只缘命薄不辞贫。 龙鱼失水难为用,龟玉蒙尘未见珍。 正是圣朝全盛日,讵知林下有闲人。 注释: 1. 重整华阳巾:整理好自己的头巾。华阳巾是古代的一种名贵的头巾。 2. 搔首:用手搔头发或头皮。 3. 白发新:指头上新长出白发。 4. 莫道:不要说。 5. 病酒:生病喝酒。这里指因为疾病而喝酒。 6. 龙鱼失水
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译文:我在十年中学习道家学问,却一直困顿于穷居之庐,空有长才却依然重蹈老年的儒生。 注释:十年学道:指作者在十年间学习道家学问,但并未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困穷庐:指作者在穷居之庐中生活,无法施展才华和抱负。 功业要当垂永久,利名那得在须臾。 译文:功业应当流传千古,功名岂能片刻之间就获得? 注释:垂永久:流传千古,永远留存。须臾:片刻之间。 山中荆璞谁知玉
题李昭训山水 卜筑藏修地自偏,尊前诗酒集群贤。 半岩松暝时藏鹤,一枕秋声夜听泉。 风月谩劳酬逸兴,渔樵随处度流年。 南州人物依然在,山水幽居胜辋川。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隐居的地点,这里风景独好,远离尘嚣。在这里,我可以与诗和酒为伴,聚集了许多有才华的人。 山中的松树在傍晚时分显得有些朦胧,有时能隐约看到一只鹤的身影。我躺在床榻上,听着夜晚的虫鸣和泉水的声音,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的世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句解析及注释: 1. 十年江汉客,几度帝京游: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江汉(今长江中下游一带)生活了十年,期间多次前往京城长安(今西安)游玩。 2. 迹比风前叶,身如水上鸥:诗人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落的叶子,又如同水中的鸥鸟,形容自己漂泊不定、无定所的状态。 3. 醉吟愁里月,羞对镜中秋:诗人借酒消愁,在月光下吟诗,但面对镜子中的自己时,却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