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融
【注释】 萧萧:形容马的嘶叫声。行李:行装,指旅途中携带的物品。征鞍:出征时骑坐的马鞍子。客里:客居。尊酒:指敬酒。官桥、驿路:都是古代供行人歇脚的桥梁。杨柳和愁折:折杨柳枝表示惜别之意。驿路梅花带雪看:在驿路上行走,看到路边的梅花上挂着雪花。重到:再一次回到。京华:京城。 【译文】 行李装满了出发上路的马匹,我带着满眼的离情别意,想走却难于启唇。 在异乡与朋友共饮告别
注释: 1. 山房寂寂荜门开,此日相期社友来。 - 山房:位于山中的房屋。 - 寂寂:寂静无声。 - 荜门:用草或荆棘编成的门户。 - 相期:约定。 - 社友:同社的朋友。 2. 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 - 雅兴:高雅的兴致。 - 方外:佛教所说的超出世俗生活之外的境界,即出世。 - 郢中才:指屈原的才华。 3. 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 - 茶烟:煮茶时冒出的烟雾。 - 禅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写意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 - 寂寥荒馆:荒凉的书房或居所。 - 闭闲门:关闭门户,表示隐居或闭门不出。 - 苔径阴阴:苔藓覆盖的小径幽暗而湿润。 - 屐少痕:穿着木鞋的痕迹不多。 2. 白发颠狂尘梦断,青毡泠落客心存。 - 白发颠狂:形容头发变白、精神失常的样子。 - 尘梦断:比喻世俗的梦想被打破或破灭。 -
诗句解析: 1.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 - 注释: 萧萧是指风吹过的声音,华发指白发,这里形容诗人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象征着年岁增长和衰老。蓬门是简陋的门,常用来形容家境贫寒或者地位不高。倦送迎表示由于生活的艰辛而感到疲惫,不再频繁地出门迎接访客。 2. 独喜冥心无外慕,自怜知命不求荣。 - 注释: 冥心指的是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无外慕强调了内心的平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诗词的内容与情感,然后分析其艺术手法,如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等),表现手法(抑扬手法、衬托手法、对比手法、动静关系、点面结合、以小喻大、联想想象、象征比拟等)及表达技巧(抒情方式、描写方法、结构思路、表现力等)等,最后结合诗歌的主题思想作答。 “长庚”指太白星。古人以为金星明亮则吉;暗淡则凶。这里用一“长庚”
天台 碧溪流水泛桃花,树绕天台迥不赊。 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 鸡鸣犬吠三山近,草静云和一径斜。 此地不知何处去,暂留琼佩卧烟霞。 注释: 1. 天台:这里指传说中的神仙居所,即今天的浙江省天台县。 2. 碧溪:清澈的溪水颜色如碧绿色。 3. 桃花:指溪边的桃花盛开,春意盎然。 4. 树绕天台:形容山势险峻,仿佛树木围绕在天台之上。 5. 迥不赊:远得无法测量或难以抵达。 6.
【注释】 异乡岁晚,指在异乡过冬。怅离怀,形容因离别而感到惆怅。游子:诗人自称。愧不才,惭愧没有才干。砧声:捣衣的声音。客:客人。年年雁影带寒来:每年秋天,大雁南飞,带着寒冷来临,这是对秋天景象的描写。林残叶,落叶满林。霜落,霜降。黄花,菊花。三径,指通往家宅的小道。兴哀,抒发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写秋日客中作客之愁。诗从“异乡岁晚”开头,点明作客的时间与原因,然后分四组,每组由三个句子组成
【注释】 江:指长江,也泛指南方的水。 苍苍:深青色,这里形容秋天的景色。 促:急,急忙。 双鬓:指两鬓的头发。 通山:山名,位于今湖北宜昌市境内,三峡之一,也是长江三峡中最短的一段。 不必:用不着,意思是说,你不必因离别而悲伤落寞。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出送别的时间是秋日傍晚;颔联描写了诗人对远行的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颈联写朋友即将踏上旅途,诗人想象朋友在途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
【注释】 未:没有。终秋:过了秋天。娄江:《新唐书·地理志》载,苏州有娄门,在城西南隅。范使君:范蠡,字少伯,春秋末年楚国人,曾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国。后隐居于浙江若耶溪(今绍兴市),后人称为“三闾大夫”。此处指代范蠡。 修:同“胥”,桥名。 委曲:曲折、迂回。这里指心事。 独我逐漂流:独自随波逐流。 姑息:姑息养奸。指对坏人的宽容、迁就,使其得逞。难为好:难以长久相处。 依栖:寄居。诹(zōu)
【注解】 1.柳絮:春日柳絮飘飞,比喻离别之情。 2.东风一棹轻:东风轻轻吹动船桨,船儿轻盈前行。 3.归客兴:归家之人的兴致。 4.尊酒:指美酒。 5.画史:指画师。 6.声华:名声和声望。 7.重:再次。 8.临岐(qí):临别。 【译文】 杨柳依依映衬着春江,东风轻轻地吹拂着船桨。你带着归家的兴致,携带着我赠你的美酒。你在当代以名画家的身份闻名,声誉和声望都很高。我们在分手的路口相对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