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融
送徐浩 渡口潮平促进行舟,莫辞尊酒暂相留。 弟兄聚散云边雁,踪迹浮沉水上鸥。 千里好山青入楚,几家深树碧藏楼。 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 注释: - 渡口:河流或湖泊与陆地相接的地方,是过渡的地点。 - 促:加快的意思;催促。 - 莫辞:别推辞;不要拒绝。 - 尊酒:古代的一种盛酒器。 - 云边雁:比喻离别之人像天上的飞鸟那样遥远。 - 踪迹:指行踪、足迹。 - 水上鸥
【注释】 江上:指送别的地点。西风:秋风。一棹归:一叶小舟,形容船小。故人:老朋友。别会:分别后再见的机会。清朝尽道:满朝文武都认为。遗逸:被遗弃的隐士。当路谁曾访少微:当权的大官谁没有到过少微山(即少微峰,在今安徽青阳县西南)?少微:山名,一名“南岳”,在青阳县西南。谩有才华嗟未达:虽有才华而不得志。谩:徒然。嗟:叹词。空惆怅:白白地发愁。临岐:离别之际。岐:岔路。新丰:古地名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竹亭为题,通过对陈侯竹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竹子清雅高洁品质的赞美。 “曾向幽亭一榻分,清风满座绝尘氛。”这两句的意思是曾经在幽静的亭子里,独自享受着竹亭的清凉,周围的一切都被净化了,连一丝尘埃都没有。这里用“一榻分”来形容自己独自一人享受竹亭的宁静,而“清风满座绝尘氛”则形容竹亭内充满了清新的空气,使得周围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 “丹山凤泣钩帘听,沧海龙吟对酒闻
注释:柳条像金线一样拖曳着,拂过红色的栏杆;花朵扑打着香气,落满了绣花鞍。在尊酒中饮酒,面对春风酬答这个节日;越罗衣衫轻薄,觉得春天的寒冷。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端午节那天写的一首描写节日风俗的诗。首句写景,描绘了端午节时柳树的婀娜多姿和红花的艳丽。二句则写人,描述了人们赏花品酒的情景。三句则写物,描绘了人们在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尾句则写景,描绘了天气寒冷的情况。整首诗语言简练,富有韵味
游淮云寺 白云深锁沃州山,冠盖登临众仰攀。 松径风清闻鹤唳,昙花香瞑见僧还。 玄机隐隐应难觉,尘事悠悠了不关。 兴尽凡缘因未晚,裴回依旧到人间。 注释 - 白云深锁:形容天空中的白云密集、高远,仿佛将山峦都遮盖了起来。 - 沃州山:可能是指某个地名,也可能是借指某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山峰。 - 冠盖:古代官员所戴的高顶帽子和车上的伞盖,此处用来比喻文人雅士。 - 登临:登山游览
寄永平友人 故人千里隔天涯,几度临风动远思。 贾谊上书曾伏阙,仲舒陈策欲匡时。 高风落落谁同调,往事悠悠我独悲。 何日归来话畴昔,一樽重叙旧襟期。 注释: 1. 故人:老朋友。 2. 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3. 几度:多次。 4. 临:面对。 5. 风动:风吹动。 6. 贾谊:西汉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曾因上书皇帝而受到重视。 7. 伏阙:古代指皇宫前门的楼阁,官员在此向皇帝呈递奏章。 8.
注释:朔风吹过猎猎作响的风沙,关月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冷清。我放逐自己到远方去,却未回到家乡。青蝇落在玉石上原非病态,而沧海遗珠却让人惋惜。正直的道路不应该被委屈耽误太久,暂时寄身天涯也无妨。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诗。首二句写友人处境之孤苦,“朔”和“关”点明地点,“猎猎”和“寥寥”描绘了环境的凄凉,“惨寒”“咽暮笳”写出了朋友的孤独寂寞。三、四句写友人心志不灭,壮志难酬。五、六句写朋友虽然被世人遗忘
《登环翠楼》 山中地僻好藏修,寂寂幽居架小楼。 云树四围当户瞑,烟岚一带隔帘浮。 举杯对月邀诗兴,抚景令人豁醉眸。 我亦人间肥遁客,也将踪迹寄林丘。 注释: 1. 山中地僻好藏修 - 在山中,地势偏僻,适合修身养性。 2. 寂寂幽居架小楼 - 在寂静的山居中,搭建了一座小楼。 3. 云树四围当户瞑 - 四周环绕着云雾缭绕的树木,傍晚时分,小楼被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 4. 烟岚一带隔帘浮 -
【注释】 几度乘闲谒梵宫:几次在闲暇的时候去拜访寺庙。 此郎声价重江东:这位公子的名声和地位在江东地区很显赫。 贵侯知重曾忘势:尊贵的客人知道您看重他,所以忘记了自己的地位。 闲客频来也悟空:闲散的客人经常来访,也让人感到惊讶。 满地新蔬和雨绿,半林残叶带霜红:地上满是新鲜的蔬菜,像被雨水洗过一样绿;树林中残留的叶子带着霜色,显得格外红。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东湖烟水浩漫漫,湘浦秋声入夜寒。 - 东湖:指位于杭州的西湖。烟水浩漫漫:形容湖水波光粼粼,雾气蒸腾的景象。湘浦:指的是湖南的湖泊或河流,秋声入夜寒:秋天的夜晚,湖边传来阵阵寒风,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气息。 2. 风外暗香飘落粉,月中清影无离鸾。 - 风外暗香飘落粉:形容湖边的花香随风飘散,落在细如粉末的花瓣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月中清影无离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