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斯
游头陀寺上方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 寺知何代有,僧见梵天来。 暮霭连沙积,馀霞遍槛开。 更期招静者,长啸上南台。 注释: 1. 高步陟崔嵬:形容登山的艰难,一步步往上爬,形容山路陡峭。 2. 吟闲路惜回:在山间行走时,感叹时间飞逝,留恋这美丽的景色。 3. 寺知何代有:这座寺庙的历史年代不详,但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 4. 僧见梵天来:僧人看到天空中的云彩仿佛是天上的神仙下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注释 - 长贫知不易: 长久的贫穷知道它不容易改变。 - 去计拟何逃: 离去的计划怎么逃避呢? - 相对人愁别: 面对离别的人感到悲伤。 - 经过几处劳: 经过了很多地方劳累。 - 城连沙岫远: 城市连接着沙丘和山峦。 - 山断夏云高: 山中断断了夏日的云彩,显得更加高峻。 - 犹想成诗处: 还想着写诗的地方。 -
巴中逢故人 劳思空积岁,偶会更无由。 以分难相舍,将行且暂留。 路歧何处极,江峡半猿愁。 到此分南北,离怀岂易收。 注释: - 劳思空积岁:指长时间为思念所困扰,心中充满忧虑和疲惫。 - 偶会更无由:指偶然的机会也无法相见。 - 以分难相舍:因为分离而难以割舍。 - 将行且暂留:将要离开,暂时留下来。 - 路歧何处极:道路曲折,不知哪里是尽头。 - 江峡半猿愁:江边猿猴因峡口的险峻而感到忧愁。
【注释】 严君:严挺之子,道士名。二经:指《老子》、《庄子》。 归去:回去的时候。精诚:诚心。通:灵验。 池台镜定:池水、台榭在月光的映照下如明镜般澄澈。 松桧雨馀风:松柏在雨后的微风中摇曳。 想对灵玄忆,人间恋若空:想要对着灵玄殿怀念过去,人间的一切都如同梦境一般空虚寂寞。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送刘道士之成都严真观,刘道士是严挺之子,严子陵的弟子,道号严君平,字子陵
诗句:春夜樊川竹亭陪诸同年宴 译文:我与你们这些老朋友相聚,都是旧相识啊,每次独自出游都让我感到遗憾。今晚我们同享芳夕之乐,怎能推辞酒醉? 灯光在远处映着烛光,花瓣轻轻飘落如粉。明月分给了归家的骑手,让我们重来更添几度春秋!赏析:这首诗是唐代项斯的作品。作者通过描绘宴会的热闹场面和对朋友们的深情怀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注释】 南游:向南旅行。所为:所作之事。一箧又空归:又把行囊收拾好,准备回家了。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守正道保持清廉的品格,所以即使换了一身白衣也不会感到羞耻。深林:茂密的树林。蝉噪:秋天的树林中有许多蝉在叫。绝顶:山峰最高处。客来稀:来的客人很少。重相见:再一次见面。论持更及微:谈论着彼此的志向与抱负。持:坚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南游”起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
诗句原文: 高居在幽岭,人得见时稀。 写箓扃虚白,寻僧到翠微。 扫坛星下宿,收药雨中归。 从服小还后,自疑身解飞。 注释解释: - 高居在幽岭:隐居在深山中,远离尘嚣。 - 人得见时稀:很少有机会能够见到他。 - 写箓扃虚白:书写经文,关闭着白色的大门。 - 寻僧到翠微:寻找僧人,来到了青翠的山峰。 - 扫坛星下宿:打扫祭坛,在星光下过夜。 - 收药雨中归:采摘草药,在下雨天返回。 -
诗句解析 1 病中怀王展先辈在天台:这句表达了诗人因病思念已故的王展,而王展曾居住在天台。天台是浙江温州的一个著名景点,这里可能隐喻王展生前的某些美好回忆或经历。 2. 枕上用心静,唯应改旧诗:诗人在病榻上沉思,试图用诗歌来表达他的心境,但感觉力不从心,因为身体状况限制了他对语言艺术的追求。 3. 强行休去早,暂卧起还迟:尽管身体不适,诗人还是努力想要起床,但又感到困难重重,因此行动迟缓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明确题干要求,然后仔细审清诗句,分析其运用的艺术手法,并结合诗句进行赏析。“灵山巡未遍”是说自己尚未到过灵山;“不作住持心”是说自己没有当和尚的心;“逢寺暂投宿,是山皆独寻”是说自己在寺庙中只住宿一夜,而对其他山林都独自去寻觅;“有时过静界,在处想空林”是说有时候经过静寂的境界,心中都在想象那空灵的树林;“从小即行脚
【注释】烂柯山:传说晋人王质伐木时,见二童子对弈,至日暮方归,斧柄已烂为两个小树桩。后用“烂柯山”指名山胜地。 尘氛:尘俗之气。 坛边:即山之巅。 探幽路不真:探寻山中小路,却不知是幻境。 清世累移晨:在清静的世间度过了一天。 赏析:此诗描写游烂柯山的情景。开头两句写游兴,三、四句写山景,五、六句写山中所见,七八句写山中之迷。全诗以游历烂柯山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