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壮游的意境和诗人对壮游的向往与感慨。下面是逐句解释: 1. 壮游篇赠庄君采捧郊诏入蜀:这是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为庄君采所写的诗《壮游篇》的情景。庄君采奉旨前往蜀地(今四川一带)执行公务。 2. 过秦论拟观风著,剑阁铭应览胜刊: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撰写《过秦论》时,以观察风土人情为主;撰写《剑阁铭》时,以游览胜景为主要目的。 3. 回舟好过滟滪堆
古从军行送陈中丞出塞 汉家关塞尽黄云,置垒张亭迥不分。 乘月长遮夺朔地,防秋未解戍边军。 征戍年年长城下,旗旐纷纷大朔野。 边骑朝腾万里昏,燧烟夕起群峰赭。 玄漠警急传消息,单于屯在居胥北。 飒沓风翻瀚海波,阴沉雪晦天山色。 檄书插羽疾流星,将军膏剑事戎行。 芒动九斿新拜将,符飞五道遍徵兵。 宣威校猎长杨馆,劳率亲临细柳营。 六郡良家善骑射,三河侠少本忘生。 鸣笳遥向金微道
诗句解读 1. 张郎冲星辞燕阙 - 注释: 张郎,这里指张以学。冲星辞,意指辞官离去。燕阙,代指京都,这里可能是长安或洛阳。 - 赏析: 描述了张以学告别朝廷的场景,表达了对仕途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 2. 素纰朱芾过我别 - 注释: 纰,同“披”。朱芾,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佩带的红色蔽膝。 - 赏析: 描绘了张以学离开时的盛装,体现了他的高官身份。 3. 头上峨冠高切云 - 注释:
【注释】 王阮:指唐代诗人王、阮。风流:文采。尚存:仍有遗风。陆谢:即陆机和谢安,都是东晋名士。词华:指文才。异代继:后代相继。紫薇:皇帝所居之宫门。下丹敕:颁行红谕。鸾翔凤翥:形容文才出众,超群绝类。绣旗:绣有花纹的旗帜。锦绣山河:指壮丽河山。扬幰行:车驾出行。烟花:指京城繁华景象。甸服:指京都长安。悬鉴入:比喻朝廷选拔人才。奎宿:星名,即北斗七星中的第四颗星。当宵:在夜里。垂象辉:照耀星辰
河西歌送崔副使屯田甘肃 汉家四叶当用武,南威百粤北平虏。 候月九天出旆旌,扬尘万里鸣鞞鼓。 斥境先辟新秦中,略地还临旧幕下。 王幕以南寇不来,边臣主议开河西。 兼符使者乘轺出,两道将军插羽齐。 筑堠列亭过谷蠡,建旄授节戍渠犁。 浑耶纳款壮边卫,大宛衔恩输国质。 天马效鸣上苑骖,眩人贡伎中军戏。 乌孙乞为塞外藩,单于长失右方臂。 河南五郡富且雄,控扼婼羌攘犬戎。 生儿十岁能骑马,选士千屯皆引弓。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思、赏析作者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整体把握诗的内容,然后结合重点诗句来理解分析。本题要求分析“属国应瞻都护节,居延再起受降城”一句的意思和作用。从“属国”可以看出诗人送别的对象是属国,“应瞻”是回应之意。“都护”、“居延”是地名。“再起”“受降城”是说收复失地,建立军功。所以这一句的意思是:属国应当仰慕都护的气节,收复了居延,又重建了受降城
这首诗是一首游仙诗,描述了作者在名山游览的愉快心情。以下是逐句释义及翻译: 1. 登山险绝已非人境遂赋游仙招隐之歌 注释:我突然感到不快乐,于是驾言(开始说话)游名山。 2. 陟岩岫兮崆嵑,蹑绝顶兮㠝岏 注释:登上高岩和深山,站在最高峰上(㠝岏)。 3. 烟霏霏兮云在下,信斯美兮非人寰 注释:烟雾缭绕飘渺如烟,云彩低垂在下面,信(确信)这美景(仙境)不是人间所共有。 4.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秋夜》,它描绘了一幅深秋月夜的景象:繁星依天,明月垂影;厉风举帷,露沾裳;明镫荧荧,朱弦泠泠。诗中表达了对美人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 译文: 1. 繁宿依天夜未央,皦月垂影鉴我床。 注释:繁星闪烁,如同天边未尽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床边。 2. 厉风举帷露沾裳,惝恍不寐循东厢。 注释:猛烈的风把帷幕掀起,使得衣服被露水打湿,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3. 哀雁流影之何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他的好友陆贽写的。陆贽(754年-805年),字敬舆,又字敬舆,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中书舍人、宰相等职,与韩愈、孟浩然等人交好。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富有哲理,被誉为“诗仙”。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蓟门二月芳草深,君侯两服骤骎骎。 蓟门二月,即指蓟门关一带的春景。芳草深,形容草木茂盛。君侯两服,是指两位官员。骤骎骎
诗句:“绣衣使者复欲东,朱轩露冕骖青骢。” 译文:绣衣使者再次踏上东行的路途,乘坐装饰华丽的朱红色车辆,身披官服,骑着青色的骏马。 赏析: 王慎中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丘集斋侍御督南畿学的美好祝愿和深情厚谊。诗歌开篇就描绘了使者的形象,通过“绣衣使者”这一特定身份的设定,为全诗定下了庄重而神圣的基调。诗人运用丰富的象征手法,如“朱轩露冕”象征着尊贵与荣耀;“青骢”则暗示着忠诚和勇敢。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