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液
【注释】 神灯:即佛灯,佛的法物。佛火:佛前灯火辉煌。百轮:指佛前众多的供灯。刻像:指佛像。图形:指佛像的造像。七宝装:指佛像用七宝物来装成。影里:佛前供灯的影子。金口说(yì shuō):佛前的佛像口中念经的声音。玉毫光:指佛前的佛像放射出的光辉。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佛教寺庙中供奉佛祖、菩萨等佛像的情景。 首句“神灯佛火百轮张”,描绘了佛教寺庙中供奉佛祖、菩萨等佛像的情景
诗句 1. 今年春色胜常年: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今年春天景色的喜爱,认为今年的春天比往年更加美丽。这里的“胜”字表明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即今年的春天在众多年份中显得尤为出色。 2. 此夜风光最可怜: - “可怜”在这里是一个修饰词,用来形容“风光”的美妙和珍贵。诗人用“最可怜”来强调在这个特别的夜晚,他所感受到的景色和氛围是如此地吸引人,以至于他感到有些遗憾或哀伤。 3. 鳷鹊楼前新月满: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注释: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 —— 星移(即天体运行)汉转(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月亮将要落下,星星开始闪烁,露水洒满烟雾缭绕的大地,灯火逐渐稀疏。 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 路上的欢乐场所,让人留恋不已,踌躇满志地互相看着对方,却因为夜色渐深而不能回去。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上元佳节之夜
这首诗的注释是: 1. 彩女:指宫女。金屋:指富贵人家的华丽住宅。仙姬:指仙女般的美女。画堂:指华丽的厅堂。2. 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用鸳鸯和翡翠装饰衣袖、衣服。 3. 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歌声嘹亮,舞姿优美,美艳动人,光彩照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性在宴会上的场景。她穿着华丽的服装,手持乐器,唱着优美的歌曲,跳舞时动作优美,面容娇美,光彩照人。整首诗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诗句原文: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译文: 在元宵佳节之际,玉漏银壶和铁关金锁都已被点亮,照亮了整个夜空。然而,在这样的夜晚,又有谁会有心情悠闲地坐着欣赏月亮呢?又有多少地方能够听到那些明亮的灯火而不被吸引过去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液在《上元夜六首》中的一首。诗中描绘了元宵节的夜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赏月、赏灯、庆祝节日。然而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 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
江南日暖鸿始来,柳条初碧叶半开。 玉关遥遥戍未回,金闺日夕生绿苔。 寂寂春花烟色暮,檐燕双双落花度。 青楼明镜昼无光,红帐罗衣徒自香。 妾恨十年长独守,君情万里在渔阳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崔液,字润甫,唐代诗人,以其五言诗而闻名。以下是对崔液的详细介绍: - 基本信息 - 生卒年:约生于公元682年,卒于大约公元714年。 - 籍贯:唐代诗人崔液,其出生地为河北省定州市,具体地点为今河北定县。 - 职业与成就:崔液曾官至殿中侍御史,是唐代的状元。他的文学成就和仕途经历都体现了他在唐朝文坛的重要地位。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崔液自幼喜爱文学,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