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诚
【注释】 拨棹歌:泛舟时唱的歌。其四:第四首。主人公:指诗人自己。 孜孜恨不同:孜孜,勤勉的样子。同:相同。恨不同,意谓不能和人一样去追求富贵荣华。 到彼岸,出樊笼:指到了彼岸世界,脱离苦海。樊笼,比喻囚徒的枷锁。 元来只是旧时翁:原来只是一个过去的人。元来,原来的意思。翁,老年男子的称呼,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 此为《拨棹歌》之第四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认识和感慨。 “愚人未识主人公
【注释】: 一叶虚舟一副竿:一叶扁舟,一副竹竿;形容行船。 了然无事坐烟滩:了然:清楚明白;了:了结(事);无:没有;事,事故;情:情感;情事;情由;情因;情由。坐:停留,停息。 忘得丧:忘记了悲伤的事。 却教人唤有多端:却又让人叫唤(有求于)多方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渔翁的《拨棹歌》之四。诗中描写了一个渔翁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上悠闲自得地垂钓,不问世事,超然物外。 首句“一叶虚舟一副竿”
释义:任由孤舟任意倾斜,何处才能指引我的人生?抛掷岁月,卧眠烟霞,江山处处就是我的家。 注释:拨棹歌其四,《拨棹歌》的第四首。拨棹,指划桨。其四,指诗的第四句。乾坤,指天地、世界。何路,何处。生涯,生活道路或生计。抛岁月,指抛掷岁月时光。卧烟霞,卧眠在山野云霞之中。在处,处处。江山,指祖国河山。便是,就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首先,诗人表示自己并不追求世俗的名利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本题要求对诗句进行逐句解释,然后翻译,最后结合注释和译文分析诗人的观点态度。 这首诗的注释为:“一鱼”“日溯洄”“混虚”是关键词。“混虚”是指虚无飘渺
【注释】 拨棹歌:在江边乘船唱歌。竿:钓竿,钓鱼的用具。黄能:黄色的鲤鱼。锦麟:传说中麒麟的一种,形似鹿,头上有五彩毛,背上有彩鳞。劳力:白费力气。丝纶:钓丝和钓线,泛指钓鱼的工具。归去来:返回故乡。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诗人对渔翁生活的羡慕,对官场生活厌倦的感情。诗人用“三十馀年坐钓台”起句,写自己一生为官多年却一事无成,只好退隐江湖、垂钓自娱。“竿头往往得黄能”
注释:别人只看采芙蓉,香气长黏绕指风。两岸映照,一船红,何曾染得虚空? 赏析:这首诗以“拨棹歌其四”为题,诗人在描绘采芙蓉的美丽与香艳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全诗通过对采芙蓉的生动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译文】: 千尺丝线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跟。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载月光满船归。 【注释】: 千尺丝纶:形容丝线很长,一丈长的丝线可拉到一千尺长。 拨棹歌:指划船时唱的歌。拨棹,划桨。 才动万波随:才一动,万波随动。比喻声势浩大,影响极广。 月明归:月色明亮,归家。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美丽的夜晚行舟图。诗人以丰富的想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月夜江行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注释】: 拨棹歌:船工行船时唱的歌。 三十年来江上游:指从三十年前开始,船工在长江上游一带捕鱼。 水清鱼见不吞钩:江水清澈,鱼儿自然不会吞钩。 钓竿斫尽重栽竹:把旧的钓竿都砍了,重新栽上竹子当钓竿。 不计工夫得便休:不计较功夫长短,得到好鱼就罢休。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江上行船生活的劳动歌曲。诗人通过对渔夫生活和劳动的描绘,表现了渔夫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全诗语言朴实
一叶虚舟一副竿,了然无事坐烟滩。忘得丧,任悲欢,却教人唤有多端。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