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虚舟一副竿,了然无事坐烟滩。忘得丧,任悲欢,却教人唤有多端。
拨棹歌其四
介绍
。
《琵琶行》
唐·白居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低张声,幽咽泉流冰下难。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
唐·白居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低张声,幽咽泉流冰下难。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相关推荐
【注释】: 一叶虚舟一副竿:一叶扁舟,一副竹竿;形容行船。 了然无事坐烟滩:了然:清楚明白;了:了结(事);无:没有;事,事故;情:情感;情事;情由;情因;情由。坐:停留,停息。 忘得丧:忘记了悲伤的事。 却教人唤有多端:却又让人叫唤(有求于)多方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渔翁的《拨棹歌》之四。诗中描写了一个渔翁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上悠闲自得地垂钓,不问世事,超然物外。 首句“一叶虚舟一副竿”
释义:任由孤舟任意倾斜,何处才能指引我的人生?抛掷岁月,卧眠烟霞,江山处处就是我的家。 注释:拨棹歌其四,《拨棹歌》的第四首。拨棹,指划桨。其四,指诗的第四句。乾坤,指天地、世界。何路,何处。生涯,生活道路或生计。抛岁月,指抛掷岁月时光。卧烟霞,卧眠在山野云霞之中。在处,处处。江山,指祖国河山。便是,就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首先,诗人表示自己并不追求世俗的名利地位
【注释】 拨棹歌:泛舟时唱的歌。其四:第四首。主人公:指诗人自己。 孜孜恨不同:孜孜,勤勉的样子。同:相同。恨不同,意谓不能和人一样去追求富贵荣华。 到彼岸,出樊笼:指到了彼岸世界,脱离苦海。樊笼,比喻囚徒的枷锁。 元来只是旧时翁:原来只是一个过去的人。元来,原来的意思。翁,老年男子的称呼,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 此为《拨棹歌》之第四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认识和感慨。 “愚人未识主人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本题要求对诗句进行逐句解释,然后翻译,最后结合注释和译文分析诗人的观点态度。 这首诗的注释为:“一鱼”“日溯洄”“混虚”是关键词。“混虚”是指虚无飘渺
注释:别人只看采芙蓉,香气长黏绕指风。两岸映照,一船红,何曾染得虚空? 赏析:这首诗以“拨棹歌其四”为题,诗人在描绘采芙蓉的美丽与香艳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全诗通过对采芙蓉的生动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1. 拨棹:摇船。2. 问:探询。3. 生涯:一生,生活。4. 只是:仅仅。5. 子孙:后代。6. 各自:各自。7. 赌机缘:凭自己的机遇、缘分等。8. 不由:不受。9. 地:命运、天意。10. 除却:除去。11. 蓑衣:用草或棕皮制成的雨衣。12. 无可传:没有可传授的东西。 【赏析】 这首《拨棹歌》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诗人以“我”为第一人称,抒发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慨。
注释:不要学别人在海里捕鱼,海上的风起也不知道边界。海浪拍打着岸边,波浪翻腾如天,很难安排得平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海上捕鱼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首句“莫学他家弄钓船”意思是不要学习别人在海里捕鱼的方式,暗示诗人有自己的捕鱼技巧。次句“海风起也不知边”形容海风吹来时,渔民们不知道边界在哪里,形象地表现了渔民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后两句“风拍岸,浪掀天
注释: 拨棹歌其四:指唐代李益的《渔歌子》一诗。 大钓何曾离钓求,抛竿卷线却成愁:大鱼怎么能够离开钓鱼来寻求呢?我抛下鱼竿卷起钓丝却感到忧愁。 活泼泼,乐悠悠,自是迟疑不下钩:鱼儿跳跃活泼,悠然自在,自然是迟疑不舍得下钩。 赏析: 此诗以“大钓”比喻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被排斥、打击的痛苦和无奈。全诗以“何曾离钓求”、“却成愁”、“迟疑不下钩”三句反复咏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注释 静:宁静 须禅:即“禅定”,指佛教禅宗的静坐参悟 动即禅:即“动中有禅”,意谓在动作中领悟佛家道理 断云孤鹤两萧然:形容景致清幽空灵。孤鹤,一只有翅膀的鸟;萧然,凄凉的样子。 槁木形骸:形容人或物没有世俗的欲念和情感(槁,同“槁”)。形骸,形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宁静自然景色与内心境界相得益彰的作品。作者通过描绘宁静的湖面,以及与之形成对比的动静结合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
【注释与赏析】 “拨棹歌其四”,《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引《古今乐录》云:“《拨棹歌》,言人当以道自拔也。”又《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有《拨棹歌》,题解云:“晋武帝于太乐令傅玄宅中设宴,有道士鼓琴而唱此词。言人当以道自拔出,不待修习也。”据此可知此诗是一首劝诫之词,作者劝诫那些不重视修身养性,只求享乐的人要立志高远,努力向上。 “莫道无修便不修,菩提痴坐若为求?”“莫道”即不要说
注释:水色山光处处都呈现出新的面貌,自然风光原本就不同于尘世。我们应该用力去欣赏它,用精神去理解它。千万不要虚度年华、浪费时间。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山水景色的清新秀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寓意着人生应该珍惜时间,努力进取,不要浪费生命。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注释: 拨棹歌其四:这是《拨棹歌》中的第四首。拨棹,就是划船。兰桡,用木兰制作的船桨。漠漠,水波荡漾的样子。没(mò)腥膻,没有腥味。凡鱼,普通的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诗人独自倚着木兰船桨,缓缓地划过江滩,欣赏着江花漫漫、水波荡漾的美景。虽然空钩线,没有腥味,但那些普通的鱼儿却纷纷上竿。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注释】 拨棹:划船。 揭却:掀起,提起。 云篷:船上的遮阳篷。 进却:驶进。 竿:钓竿。 筌(quán):捕鱼用的器具。 倒被:被渔网或渔筌所缠。 牵:拉。 【赏析】 《拨棹歌其四》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诗写垂钓者驾着小舟,在烟波浩渺之中,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情景。 全诗语言朴素,清新自然。诗人抓住垂钓这一动作,细致地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使人如临其境。前两句“揭却云篷进却船
【注释】 苍苔滑净坐忘机:青苔滑净,可以坐而忘却世俗的纷扰。 截眼寒云叶叶飞:指雨打树叶,声音如断续的琴声。 戴箬笠,挂蓑衣:头戴斗笠,身披蓑衣。 别无归处是吾归: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只有回到这里才是归宿。 【赏析】 “苍苔滑净”四句,写船在江中行,四周静谧,只听得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噼啪”的清脆声响,这声音如同一曲优美的乐曲,使人心旷神怡。诗人以“坐忘机”三字,表明他超然物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夜中独自乘舟远游的情景。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 拨棹歌其四(注释:《诗经·小雅·采菽》中的《伐木》篇有“子之不淑,山中独居”一句,此诗应与之相呼应。) 2. 外却形骸放却情(注释:“外却”意为摆脱或放下,“形骸”指身体,“放却”意为抛开或放下,整句意为摆脱形体与情感的束缚。) 3. 萧然孤坐一舟轻(注释:“萧然”形容清冷、孤寂的样子
【注释】: 1. 世知吾懒:世人都知道我懒散。 2. 原真:本来,原来。 3. 宇宙船中:比喻在天地之间。 4. 不管身:不计较个人得失。 5. 烈香饮:指喝酒时喝得痛快,好像烈酒一样。 6. 落花茵:指在席上坐得很舒适。 7. 祖师元是个闲人:指祖师是一个闲散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闲适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写景和抒情,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他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决心。
【注释】 拨棹歌: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就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之句,后来人们便把这种诗叫做《渔歌子》,简称《渔歌》。这首诗就是仿照《渔歌子》的格式写的。 都大无心罔象间:都大,指佛家说的“众生”,没有差别,没有分别心。罔象,即“无想”,是佛教语,意译为“无想天”。都大无心罔象间,即说众生都无所谓是非,无所谓好坏。 此中那许是非关:此处,指佛教讲的色、空、无我。都大无心罔象间
拨棹歌其四 浪荡从来水郭间,高歌欹枕看遥山。红蓼岸,白蘋湾,肯被兰桡使不闲。 此诗描绘了一位渔夫在水上的生活情景,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以及“忙者自忙闲者闲”的对比,传达了一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注释】 拨棹歌其四:即《渔父》诗之第四首。拨棹:划船。 鹤发垂:指老人白发垂肩,年高德劭。 穿波出浪不曾疑:指老人在水波中穿来穿去,像鱼儿一样自在,没有一点儿疑惑。 心荡荡,笑怡怡:心旷神怡,怡然自适。 长道无人画得伊:意谓长路漫漫,没有谁能够画出你那恬静安详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老渔夫在江上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这位老渔夫形象的塑造
释义: 船桨轻轻划动,水波荡漾,雾气迷蒙,仿佛江面上出现了云。 译文: 船桨轻拨水面,水波微微荡漾,雾气弥漫,如同江面隐藏了云朵。 注释: 拨棹歌:即《欸乃曲》,是古代民间水上交通船的号角之声。 动静由来本两空,谁教日夜强施功? 动静由来本两空:一切事物都有其动静两个方面,它们本来就相互对立而又互相依存着。 谁教日夜强施功?:是谁在强加于人,让他们日复一日地劳作呢? 波渺渺,雾蒙蒙
【注释】 媚俗(mèi sú):迎合世俗。无机:无功利之心。任真:任情任性,不受拘束。洗耳:比喻不关心世事。云与月:比喻朋友。浮沤(yūn ōu):比喻虚幻不实的事。此身:指自己的身心。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用“拨棹歌”的体裁写自己清高脱俗、不为尘世所动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出一种不随流俗的高尚情操。全诗四句,前二句写诗人超然物外的清高之性,后二句写诗人不为世俗所扰的洒脱之态。
拨棹歌其四,一首描绘渔夫生活的古代诗歌,通过对渔夫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逐块追欢不识休:表达了诗人对即时享受生活乐趣的态度,即使只是短暂的快乐也不觉得疲倦,体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2. 津梁浑不挂心头:描述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然,即使用船只作为交通工具,也未曾放在心上,反映了诗人超脱物质享受的境界。 3.
译文: 一片江上的云忽然散开,遮蔽了晴朗的天空,使一切尘埃都消失。它消散后又徘徊不定,试问它从何处来?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江上乘船时,观云变幻而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观察云彩的变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之感
【注释】: 拨棹歌其四(1)鼓棹高歌自适情,音稀和寡不求名:拨动船桨高唱着自得其乐。歌声稀少而和韵寡淡,不追求名利。 (2)清风起,浪花平,也且随流逐势行:清风吹来,波浪平息,我也随着水流顺水而下,任其自然。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渔翁在江上自由自在地乘舟游弋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渔父的悠然自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注释】:纶——渔网。钩——钓鱼用具,即鱼竿。轮——指钓竿上的鱼线卷筒。无踪无迹——没有一点痕迹。悠悠——悠闲自得。 译文: 可以随便拿一根钓线,也可以拿一个钓钩,只要把卷在钓竿上那根绳子放得灵活自如,抛下钩子就能收上来,放下去又能收回来,这样轻松愉快地游弋水中,没有任何踪迹和痕迹,自由自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垂钓的七言绝句。诗人以垂钓为题材,通过“不妨纶线不妨钩,只要钩轮得自由”等诗句
【注释】 (1)“拨棹”句:拨开船桨,唱起歌。 (2)“钩下”句:在船下忽然发现了红颜色的珍珠,光彩明亮,圆润通透,与清虚的境界一样。 (3)“静即”二句:静止时出现,寻找又消失,不在骊龙的嘴里,不在鱼的肚子里。 【赏析】 这是写《拨棹歌》中的第四首,全诗四句话,前两句写偶然发现珍珠的情景,后两句写寻觅不见的情况。诗中用典,含蓄蕴藉,意趣盎然。 开头一句“钩下俄逢赤水珠”。钩,指船钩;赤水
注释:拨动船桨唱歌第四曲 卧海拿云之势不可测,优游何处不相容。香象子,大龙儿,什么波涛扬得起它?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大海与巨象的诗,通过描绘大海与巨象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全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
注释: - 拨棹歌其四:这首诗是李白所作《拨棹歌》中的第四首。 - 虽慕求鱼不食鱼:虽然我羡慕捕鱼能得鱼,但是我却不吃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淡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 - 网帘蓬户本空无:我的网帘和蓬门都是空荡荡的,没有实质性的东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 在世界,作凡夫: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一个普通人,过着平凡的日子。 - 知闻只是个毗卢:对于我来说
注释:香饵竿头也不无,向来只是钓名鱼。波沃日,浪涵虚,万象牢笼号有馀。 赏析:这首诗以“香饵竿头也不无”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和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香饵竿头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香饵竿头,即香饵竿,是钓鱼时用来引诱鱼儿的工具。这里用来形容名利诱惑人心,让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而诗人却对此不屑一顾,认为香饵竿头虽好,但对于钓到名鱼并无用处
【注释】 拨棹:船桨。歌:即《渔家傲》词调,此诗为其中的第四首。乾坤:指天地。舸(gě):大船。篷:帆。云山:指江上云雾缭绕的群峰。一径:一条小路。性灵:天性、本性。空:无拘无束。何妨:不妨。南北:东和西。 【赏析】 这是一首写江湖生活的词。作者自述其放浪江湖,纵情山水,无拘无束,随处漂泊的生活态度。 “乾坤为舸月为篷”两句,以舟为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江湖生活的特点。乾坤为舸,月为篷
注释:整日坐在江边,整理船桨,忽然之间,船失却了方向,不知该往何处去。急滩,水流潺潺,争把浮生当作平常之事。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江上行船遇险的诗。诗人终日在江边整理着船桨,突然间船失了方向,不知该往何处去,他急忙地划着船桨,水声潺潺,急滩、流水都成了平常之事。全诗语言质朴,感情深沉,生动地描绘出诗人面对困境时那种紧张而焦急的心情
注释 拨棹:摇船。 有鹤:有一只仙鹤。翱翔:在空中飞舞。 海风:海的风浪。 往来踪迹:指仙鹤的飞来飞去。 空:虚空,空中。 图不得:想得到。 弄何穷:有什么可玩的呢? 此中:这里面。 赏析 《拔棹歌其四》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这首诗以仙鹤自由自在的形象,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美好向往。诗中运用拟人和反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注释】 拨棹歌:即《渔父词》。棹:船桨。四首:这是第四首。 曾未:没有。曲:弯曲。 度岁华:度过一年。 酌:斟、饮。茗:茶。 折芦花:折取芦花。 烟霞:指山野景色。 【赏析】 《拨棹歌》共有四首,此为第四首,写渔父的隐居生活和隐逸情趣。诗人以渔父自喻,表现了他对名利看得很开,不慕荣利的思想。诗中的“江滨”二字,既指眼前之景,也寓有隐逸之意。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恬静,是一首清丽脱俗的田园之作
注释 拨棹歌其四:拨棹,即划船。 吾自无心无事间:我本无意闲适无事之时。 此心只有水云关:这心境只有和水的流动、云的飘动相通了。 携钓竹,混尘寰:携带着鱼竿,与世间纷扰相隔绝。 喧静都来离又闲:喧闹与寂静相互转化,而我又回归到悠闲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宁静的自然环境里,摆脱世俗的干扰和烦恼,达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自由心境。诗中“此心只有水云关”一句,是全诗的精髓之所在。诗人说
``` 拨棹歌其四 晴川清濑水横流,潇洒元同不系舟。长自在,任夷犹,将心随逐几时休。 注释: 晴川清濑:晴朗的江面,清澈的水流。 横流:横渡。 潇洒元同:自由洒脱,与世无争。 不系舟:不系之舟,比喻不受束缚,随心所欲的游历生活。 长自在:永远自由自在。 任夷犹:放任自适,无拘无束。 将心随逐几时休:让心情随着时间流转,直到停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由的画面,诗人在晴朗的江面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拨棹歌其四》。 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1. “拨棹歌其四”:这是诗的题目,意味着这是第四首关于“拨棹歌”的作品。 2. “欧冶铦锋价最高”:这一句的意思是“欧冶子的锋利之剑最为珍贵”,欧冶子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铸剑家,他的铸剑技术非常高超,因此他制作的剑价值最高。 3. “海中收得用吹毛”: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大海中得到了一把能用吹气就能吹断毛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