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诚
【注释】 拨棹:划船。 揭却:掀起,提起。 云篷:船上的遮阳篷。 进却:驶进。 竿:钓竿。 筌(quán):捕鱼用的器具。 倒被:被渔网或渔筌所缠。 牵:拉。 【赏析】 《拨棹歌其四》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诗写垂钓者驾着小舟,在烟波浩渺之中,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情景。 全诗语言朴素,清新自然。诗人抓住垂钓这一动作,细致地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使人如临其境。前两句“揭却云篷进却船
拨棹歌其四 浪荡从来水郭间,高歌欹枕看遥山。红蓼岸,白蘋湾,肯被兰桡使不闲。 此诗描绘了一位渔夫在水上的生活情景,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以及“忙者自忙闲者闲”的对比,传达了一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注释与赏析】 “拨棹歌其四”,《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引《古今乐录》云:“《拨棹歌》,言人当以道自拔也。”又《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有《拨棹歌》,题解云:“晋武帝于太乐令傅玄宅中设宴,有道士鼓琴而唱此词。言人当以道自拔出,不待修习也。”据此可知此诗是一首劝诫之词,作者劝诫那些不重视修身养性,只求享乐的人要立志高远,努力向上。 “莫道无修便不修,菩提痴坐若为求?”“莫道”即不要说
【注释】 苍苔滑净坐忘机:青苔滑净,可以坐而忘却世俗的纷扰。 截眼寒云叶叶飞:指雨打树叶,声音如断续的琴声。 戴箬笠,挂蓑衣:头戴斗笠,身披蓑衣。 别无归处是吾归: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只有回到这里才是归宿。 【赏析】 “苍苔滑净”四句,写船在江中行,四周静谧,只听得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噼啪”的清脆声响,这声音如同一曲优美的乐曲,使人心旷神怡。诗人以“坐忘机”三字,表明他超然物外
注释 静:宁静 须禅:即“禅定”,指佛教禅宗的静坐参悟 动即禅:即“动中有禅”,意谓在动作中领悟佛家道理 断云孤鹤两萧然:形容景致清幽空灵。孤鹤,一只有翅膀的鸟;萧然,凄凉的样子。 槁木形骸:形容人或物没有世俗的欲念和情感(槁,同“槁”)。形骸,形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宁静自然景色与内心境界相得益彰的作品。作者通过描绘宁静的湖面,以及与之形成对比的动静结合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
注释: 拨棹歌其四:这是《拨棹歌》中的第四首。拨棹,就是划船。兰桡,用木兰制作的船桨。漠漠,水波荡漾的样子。没(mò)腥膻,没有腥味。凡鱼,普通的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诗人独自倚着木兰船桨,缓缓地划过江滩,欣赏着江花漫漫、水波荡漾的美景。虽然空钩线,没有腥味,但那些普通的鱼儿却纷纷上竿。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注释】 1. 拨棹:摇船。2. 问:探询。3. 生涯:一生,生活。4. 只是:仅仅。5. 子孙:后代。6. 各自:各自。7. 赌机缘:凭自己的机遇、缘分等。8. 不由:不受。9. 地:命运、天意。10. 除却:除去。11. 蓑衣:用草或棕皮制成的雨衣。12. 无可传:没有可传授的东西。 【赏析】 这首《拨棹歌》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诗人以“我”为第一人称,抒发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慨。
注释: 拨棹歌其四:指唐代李益的《渔歌子》一诗。 大钓何曾离钓求,抛竿卷线却成愁:大鱼怎么能够离开钓鱼来寻求呢?我抛下鱼竿卷起钓丝却感到忧愁。 活泼泼,乐悠悠,自是迟疑不下钩:鱼儿跳跃活泼,悠然自在,自然是迟疑不舍得下钩。 赏析: 此诗以“大钓”比喻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被排斥、打击的痛苦和无奈。全诗以“何曾离钓求”、“却成愁”、“迟疑不下钩”三句反复咏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注释:水色山光处处都呈现出新的面貌,自然风光原本就不同于尘世。我们应该用力去欣赏它,用精神去理解它。千万不要虚度年华、浪费时间。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山水景色的清新秀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寓意着人生应该珍惜时间,努力进取,不要浪费生命。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注释:不要学别人在海里捕鱼,海上的风起也不知道边界。海浪拍打着岸边,波浪翻腾如天,很难安排得平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海上捕鱼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首句“莫学他家弄钓船”意思是不要学习别人在海里捕鱼的方式,暗示诗人有自己的捕鱼技巧。次句“海风起也不知边”形容海风吹来时,渔民们不知道边界在哪里,形象地表现了渔民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后两句“风拍岸,浪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