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诚
注释:整日坐在江边,整理船桨,忽然之间,船失却了方向,不知该往何处去。急滩,水流潺潺,争把浮生当作平常之事。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江上行船遇险的诗。诗人终日在江边整理着船桨,突然间船失了方向,不知该往何处去,他急忙地划着船桨,水声潺潺,急滩、流水都成了平常之事。全诗语言质朴,感情深沉,生动地描绘出诗人面对困境时那种紧张而焦急的心情
【注释】 拨棹歌其四:即《渔父》诗之第四首。拨棹:划船。 鹤发垂:指老人白发垂肩,年高德劭。 穿波出浪不曾疑:指老人在水波中穿来穿去,像鱼儿一样自在,没有一点儿疑惑。 心荡荡,笑怡怡:心旷神怡,怡然自适。 长道无人画得伊:意谓长路漫漫,没有谁能够画出你那恬静安详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老渔夫在江上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这位老渔夫形象的塑造
【注释】:纶——渔网。钩——钓鱼用具,即鱼竿。轮——指钓竿上的鱼线卷筒。无踪无迹——没有一点痕迹。悠悠——悠闲自得。 译文: 可以随便拿一根钓线,也可以拿一个钓钩,只要把卷在钓竿上那根绳子放得灵活自如,抛下钩子就能收上来,放下去又能收回来,这样轻松愉快地游弋水中,没有任何踪迹和痕迹,自由自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垂钓的七言绝句。诗人以垂钓为题材,通过“不妨纶线不妨钩,只要钩轮得自由”等诗句
注释:拨动船桨唱歌第四曲 卧海拿云之势不可测,优游何处不相容。香象子,大龙儿,什么波涛扬得起它?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大海与巨象的诗,通过描绘大海与巨象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全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
【注释】: 1. 世知吾懒:世人都知道我懒散。 2. 原真:本来,原来。 3. 宇宙船中:比喻在天地之间。 4. 不管身:不计较个人得失。 5. 烈香饮:指喝酒时喝得痛快,好像烈酒一样。 6. 落花茵:指在席上坐得很舒适。 7. 祖师元是个闲人:指祖师是一个闲散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闲适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写景和抒情,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他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决心。
【注释】 拨棹歌: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就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之句,后来人们便把这种诗叫做《渔歌子》,简称《渔歌》。这首诗就是仿照《渔歌子》的格式写的。 都大无心罔象间:都大,指佛家说的“众生”,没有差别,没有分别心。罔象,即“无想”,是佛教语,意译为“无想天”。都大无心罔象间,即说众生都无所谓是非,无所谓好坏。 此中那许是非关:此处,指佛教讲的色、空、无我。都大无心罔象间
释义: 船桨轻轻划动,水波荡漾,雾气迷蒙,仿佛江面上出现了云。 译文: 船桨轻拨水面,水波微微荡漾,雾气弥漫,如同江面隐藏了云朵。 注释: 拨棹歌:即《欸乃曲》,是古代民间水上交通船的号角之声。 动静由来本两空,谁教日夜强施功? 动静由来本两空:一切事物都有其动静两个方面,它们本来就相互对立而又互相依存着。 谁教日夜强施功?:是谁在强加于人,让他们日复一日地劳作呢? 波渺渺,雾蒙蒙
【注释】: 拨棹歌其四(1)鼓棹高歌自适情,音稀和寡不求名:拨动船桨高唱着自得其乐。歌声稀少而和韵寡淡,不追求名利。 (2)清风起,浪花平,也且随流逐势行:清风吹来,波浪平息,我也随着水流顺水而下,任其自然。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渔翁在江上自由自在地乘舟游弋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渔父的悠然自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夜中独自乘舟远游的情景。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 拨棹歌其四(注释:《诗经·小雅·采菽》中的《伐木》篇有“子之不淑,山中独居”一句,此诗应与之相呼应。) 2. 外却形骸放却情(注释:“外却”意为摆脱或放下,“形骸”指身体,“放却”意为抛开或放下,整句意为摆脱形体与情感的束缚。) 3. 萧然孤坐一舟轻(注释:“萧然”形容清冷、孤寂的样子
译文: 一片江上的云忽然散开,遮蔽了晴朗的天空,使一切尘埃都消失。它消散后又徘徊不定,试问它从何处来?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江上乘船时,观云变幻而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观察云彩的变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