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文
冬夜王性甫招饮署中同段汝器吕介孺二年兄 吾辈多通率,更深尚赴邀。 官闲馀胜致,岁晏快长宵。 杂坐都忘套,诙谈不厌嚣。 独嫌司令者,酒政密科条。 注释: 1. 冬夜王性甫招饮署中同段汝器吕介孺二年兄:冬夜,指冬天的夜晚。王性甫邀请大家一起饮酒。署中,指的是官府。同,一起。段汝器、吕介孺,都是王性甫的友人。二年兄,指的是与王性甫有两年交情的朋友。 2. 吾辈多通率,更深尚赴邀:我们这些人都很随意
【注释】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暵(huò):干旱。 分外见春生:形容春天来临得特别明显。 逼岁:迫近岁月。 勒:刻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立春时节的景色和心情。开头两句写诗人对腊月后初雪前三日立春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接下来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旱情的忧虑以及祈雨的愿望,反映了作者关注民生的思想感情;第三四句则是诗人在望穷看雪落时所见到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注释】 海气空明里,潮回放早衙:海上的薄雾中,潮水退回,清晨时分便开始办公。 卷帘看岛市,呼吏扫庭花:拉开帘子看看海岛上的景象,呼唤差役打扫庭院中的花草。 草判闲丹管,题诗满绛纱:起草公文,随手挥动笔杆;吟咏诗句,满纸都是红色的诗笺。 座间听晚浪,官署也仙家:在官署内聆听夜晚海浪的声音,这官署不就像是人间仙境。 【赏析】 《赠登州司理白华池》,是一首描写官场生活的七言律诗
诗句释义与译文六月旱 - 六月:指农历的六月,此时通常是雨季。 - 旱:天气干旱无雨。 月令时行雨,如何竟不灵 - 月令:古代的一种历法,根据月亮的相位来预测季节和气候。 - 行雨:按照月令规律应该下雨,而没有出现。 - 竟: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 不灵:不起作用,意味着降雨没有如期而至。 风高霾日赤,云尽见天青 - 风高:风很大。 - 霾日赤:天空被雾霾覆盖,阳光无法穿透。 - 云尽
冬夜同王季木介孺泛舟看月兼听浪,湖中胜事多。 迎寒消浊酒,得景付清歌。 注释:观赏着月亮的同时听着水浪的声音,湖中的美景有很多。面对寒冷消解了身上的浊酒,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就唱起清新的歌曲。 译文:在冬夜的月光下,我与王季木、介孺一起泛舟湖上,欣赏着湖中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的夜晚,作者与朋友们在月光下泛舟湖上,欣赏着湖中的美景。他们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注释】 似疏还似傲:好像疏远,又好像不拘小节。风雅一先民:即风雅为天下所推崇,是先民的典范。运腕工疑鬼:运笔如鬼,神妙无比。论交道有神:谈论交友之道,很有神采。周旋忘作我:交往应酬时忘记自己。睥睨更无人:目中无人,傲慢地对待别人。别自成高寄:离别之后,独自寄情于远方。萧条不可陈:形容心情悲凉,寂寞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丘毛伯送给李德裕的一首答赠诗
【注释】 不独:不仅。文章:文采,指诗歌。合:相合。因:因此。道味:道理的滋味,指儒家的教义。间:夹杂,指喜怒哀乐。形略主为宾:指形貌虽小,但能代表人的精神。任诞:放纵任性。奇成癖:把奇巧当成癖好。偷闲:借闲暇之事来消磨时光,这里指读书、作诗等。心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和答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丘毛伯相见时所感之情及赠答之意。首联“不独文章合,原因道味亲”
【注释】 不寐中宵起,:不睡觉,半夜起来。不寐,失眠。不寐,指睡不着。 虚庭:空旷的庭院。 花因风弄影,云与月争明:花因为风吹动而弄出的影子,云和月亮互相竞争着发光。 人定:晚上固定的时间,通常为子时,即十二点到一两点。 寒初:天气变凉的时候。 鹤梦惊:像鹤一样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被惊醒了。 飒然: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生:生长。 大半是秋声:秋天的声音大部分都在树上生长出来了。 【译文】
【注释】 寄李仁常年丈:这是写给好友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从无三日别:从没有过三天不见面的情况。 隔岁竟何堪:隔年的分别让人难以承受。 明月人千里:明月照在千里之外的地方。 秋风字一函:秋风送来了一封信。 宦情嫌少味:官场的生活让人厌倦。 世事畏深谭:世间的事情让人害怕深入讨论。 近状无劳问:最近的情况不用询问。 疏中半带憨:书信中的言辞有点憨厚。 【赏析】
注释: 署中有柳,形状颇类松树,我对它深有感触,因此赋诗一首。 物应有所区别,不能仅仅看到它的外表。 元带霜气,冰寒的气韵;宁矜烟雨的娇姿。 离奇自贵,攀折让人生疑。 多韵兼存骨,相收或在兹。 赏析: 诗人通过写“松”和“柳”来比喻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赞美松树的坚韧,柳树的婀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