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应有别植,那可望而知。
元带霜冰气,宁矜烟雨姿。
离奇翻自贵,攀折转堪疑。
多韵兼存骨,相收或在兹。
注释:
署中有柳,形状颇类松树,我对它深有感触,因此赋诗一首。
物应有所区别,不能仅仅看到它的外表。
元带霜气,冰寒的气韵;宁矜烟雨的娇姿。
离奇自贵,攀折让人生疑。
多韵兼存骨,相收或在兹。
赏析:
诗人通过写“松”和“柳”来比喻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赞美松树的坚韧,柳树的婀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之情。
物应有别植,那可望而知。
元带霜冰气,宁矜烟雨姿。
离奇翻自贵,攀折转堪疑。
多韵兼存骨,相收或在兹。
注释:
署中有柳,形状颇类松树,我对它深有感触,因此赋诗一首。
物应有所区别,不能仅仅看到它的外表。
元带霜气,冰寒的气韵;宁矜烟雨的娇姿。
离奇自贵,攀折让人生疑。
多韵兼存骨,相收或在兹。
赏析:
诗人通过写“松”和“柳”来比喻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赞美松树的坚韧,柳树的婀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之情。
【诗句解读】 1. 吊方先生墓:这是一首悼念方先生(可能是指孔子)的诗。 2. 夷齐叩马諌:夷齐是古代著名的贤人,曾与周武王有过争论,他们拒绝随从武王伐纣,因此扣马諌,即扣住马头不让它前进。 3. 原不为武王:夷齐认为他们的行动是为了维护道义,而不是为了跟随武王。 4. 心忧篡弑者:这里的“篡弑”指的是篡夺和杀害,夷齐担心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会篡夺王位杀害周武王。 5. 借口于伐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从“烟霞载为钱与立题”中可以得知是一首咏物诗。然后,从诗句中可以得知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诗人借助烟霞这一自然现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之情;最后,从“日月吹逝波”“澄怀对三景”等句子中可以得知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以虚衬实,表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之情。 【答案】 注释: ①烟霞:指山间云烟。钱:古时钱币。 ②灏气
诗句输出: 赤帝子,带醉归,酒气如虹剑光挥。 译文输出: 赤帝之子,带着醉意归来,他的酒气如同彩虹般绚丽,剑法挥洒如虹。蛇神的血溅在妖媚的妇人身上,夜半时分她还在捣药,声音让人听了心生悲伤。 注释: - “赤帝子”指的是一个被赤龙之血所滋养的孩子,象征着英雄和力量。 - “带醉归”描绘了主人翁醉酒归来的情形,可能预示着他将要做出重大的决定或行动。 -
这首诗的译文是: 清晨阳光照耀大地,微风吹拂着谷地。 温暖的阳光回照大地,草木发芽,万物复苏。 君子坚守危难时刻的节操,坚定不移,不惧困难。 快看风雷激荡,自然的力量让人敬畏,无需开启金縢之书。 回想当初暴风雨来临之时,雷声轰鸣,电光闪烁,天空中仿佛有雷霆在怒击。 人们纷纷躲藏起来,恐惧而紧张,不敢外出。 阿咸是个文弱书生,却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正气如同长虹般璀璨。 他卖掉衣服换钱
【注释】 寄李仁常:写给李仁常的诗。李仁常,即李商隐。 李郎:诗人对李商隐的亲热称呼。 都不关山水:指不因山川景物而影响心情。 负才多:才能出众。 渊静无自喜:心境恬静,并不因为自己有才华而感到骄傲。 两人:指自己和李商隐。淡交:交情淡漠。元味:纯正的情意。 许日不见时:不久将要分别的日子。 辄欲生吝鄙:便生出吝惜鄙薄的感情。 别经年:分别已经一年了。 中怀:内心。已:停止。 把酒读离骚
漂母祠 世间谁谓男子智,跨下侯王眼不识。 尘埃物色有英雄,众人所难妇人易。 一饭博换千金来,千金不受名乃至。 衿鞶者流如是奇,言下寻绎有深致。 进食吾以哀王孙,岂以壶餐因为利。 功臣事业纯臣心,望报不可皆此类。 圮上黄石教子房,子房用之赤松避。 吾悔不用蒯生言,惜哉未达漂母意。 译文: 世人常认为男人智慧过人,却忽视了那些被胯下之辱的侯王们同样能识才。 尘埃中的人才往往被忽视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吕介孺的一首即兴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真挚情感和深厚友谊的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昔人论朋友,云是我之二。 (注释:古人曾说:“交朋友,我排在你之后。”) 形迹声气外,应是具别意。 (注释:在交往过程中,我们通过行动和言语表达自己的心意。) 与尔有是夫,脉脉称同志。 (注释:我们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如同志同道合的朋友。) 语语率心口,言下尽情挚。 (注释
【赏析】 《味元堂预衍元宵二十韵》,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正月,是一首咏元宵节的七言律诗。诗人以清丽之笔,描摹了元宵节之夜,人们欢乐赏灯的盛况,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全诗共四联: 第一联:“何须元夕至,月好更张灯。”首句点出时令,即元宵节,第二句写“元夕”已过而“月好”,人们又张灯结彩,热闹庆祝元宵佳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新秋亦已清,况是经雨后。 良朋亦已欢,兼之叙故旧。 集坐碍广堂,深语达昏昼。 率意口不择,更端每错谬。 岂不或脱疏,亦自见骨肉。 酒至各盈樽,责令引杯覆。 佐以骰与枰,碎声和檐溜。 角技两分曹,喧呶如相斗。 令长酒政苛,屈卮法无宥。 醉极喉吻焦,江水寒可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夜晚的聚会,人们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畅谈往事
这首诗描绘了游清凉山的所见所感,诗人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 译文: 金陵城繁华似锦,此地却显得格外幽静。 正当风日宜人,举杯高歌,吟诵诗篇。 手带酒气拜佛堂,手执拂尘敲击清磬。 磬声回荡山谷,山谷为之应和。 看到匾额题有“清凉”二字,正是治疗烦热之病的神方。 数转松树竹林,但上山的道路难以通行。 老僧起行引领我前行,大是兴致盎然。 山色奇绝,与人的心意竞争。
诗句释义与译文六月旱 - 六月:指农历的六月,此时通常是雨季。 - 旱:天气干旱无雨。 月令时行雨,如何竟不灵 - 月令:古代的一种历法,根据月亮的相位来预测季节和气候。 - 行雨:按照月令规律应该下雨,而没有出现。 - 竟: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 不灵:不起作用,意味着降雨没有如期而至。 风高霾日赤,云尽见天青 - 风高:风很大。 - 霾日赤:天空被雾霾覆盖,阳光无法穿透。 - 云尽
【注释】 不寐中宵起,:不睡觉,半夜起来。不寐,失眠。不寐,指睡不着。 虚庭:空旷的庭院。 花因风弄影,云与月争明:花因为风吹动而弄出的影子,云和月亮互相竞争着发光。 人定:晚上固定的时间,通常为子时,即十二点到一两点。 寒初:天气变凉的时候。 鹤梦惊:像鹤一样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被惊醒了。 飒然: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生:生长。 大半是秋声:秋天的声音大部分都在树上生长出来了。 【译文】
【注释】 海气空明里,潮回放早衙:海上的薄雾中,潮水退回,清晨时分便开始办公。 卷帘看岛市,呼吏扫庭花:拉开帘子看看海岛上的景象,呼唤差役打扫庭院中的花草。 草判闲丹管,题诗满绛纱:起草公文,随手挥动笔杆;吟咏诗句,满纸都是红色的诗笺。 座间听晚浪,官署也仙家:在官署内聆听夜晚海浪的声音,这官署不就像是人间仙境。 【赏析】 《赠登州司理白华池》,是一首描写官场生活的七言律诗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署中有柳状颇类松,予深有意焉 - 诗意解读:诗中的“署”指的是官府或者官府中的职位。诗人通过比喻将柳树的形态与松树相比,表达了对松树的喜爱和向往。柳树的细长柔美与松树的刚劲挺拔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人对松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里的“意”指的是诗人的情感或意志,表达了他对松树的欣赏和倾慕之情。 2. 亦自随风舞,却闻谡谡声 - 诗意解读:诗人将自己比作柳树,随风起舞
《红叶》 霜林谁点染,老翠见深红。 色重娇新艳,条苏怯晚风。 春滋休欲妒,秋杀莫言功。 亦有寒松柏,长青向此中。 注释: - 霜林谁点染:霜林,指被霜打过的树木;谁点染,指是谁在霜林上点染出这红叶。 - 老翠见深红:指经过岁月沉淀的老树,叶子呈现出深红色。 - 色重娇新艳:颜色厚重而娇嫩鲜艳。 - 条苏怯晚风:枝条柔美,仿佛害怕晚风。 - 春滋休欲妒:春天的生长不要嫉妒秋天的成熟。 -
冬夜王性甫招饮署中同段汝器吕介孺二年兄 吾辈多通率,更深尚赴邀。 官闲馀胜致,岁晏快长宵。 杂坐都忘套,诙谈不厌嚣。 独嫌司令者,酒政密科条。 注释: 1. 冬夜王性甫招饮署中同段汝器吕介孺二年兄:冬夜,指冬天的夜晚。王性甫邀请大家一起饮酒。署中,指的是官府。同,一起。段汝器、吕介孺,都是王性甫的友人。二年兄,指的是与王性甫有两年交情的朋友。 2. 吾辈多通率,更深尚赴邀:我们这些人都很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