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荣
【注释】 1. 季冬:农历十一月。 2. 元帅庙街:即元帅庙巷,位于东市场。 3. 双忠庙:在东市场内,供奉着岳飞、张巡二位抗金名将。 4. 绛帷:红色帘幕,这里指双忠庙的帷幕被拉开。 5. 三载:三年。 6. 鼓箧:古代装书的箱子。 7. 致用:用来实践或应用。 8. 挑灯问字:指读书至深夜。 9. 须才:需要才能。 10. 心多妄想:心里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或幻想。 11. 闲方觉
【注释】 己巳:1929年,作者35岁。 银婚:指夫妻结婚10周年。 金婚:指夫妻结婚20周年。 柘榴枝:柘树上的石榴树。 杨柳风前醉数樽:柳树旁喝几杯酒。 古稀:指70岁(旧时称人到七十岁为“古稀”)。 天恩:上天的恩赐。 【译文】 十年来祝我们结婚10周年,得失升沉随它去细细论说。 侍奉你我在床上休要夸怜爱与宠爱,传家有子有孙是值得庆幸的事。 在柘榴树枝上腰身重重叠叠地折断了,柳树旁喝几杯酒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作者在乙未年(1895年)的秋天所作。当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战争和动乱不断,社会和经济都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乙未1895季秋沧桑之变疮痍未复 乙未年是农历的十月,而“季秋”则是指秋季的中间阶段,也就是农历八月到九月之间的时期。“沧桑之变”指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巨大变化,“疮痍未复”则表示战争带来的创伤尚未完全恢复。 兵燹馀生梦未安
解析与译文: 自咏 - 诗人自述其生活状态和情感态度。 - 夫不能刚妇莫柔:意味着夫妻关系中,妻子通常需要比丈夫更加柔和以适应家庭的需求。这里强调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常常扮演较为顺从的角色。 - 齐眉卅载仰神庥:表示夫妻之间已经共同生活了三十年,这段时间里互相依赖,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仰神庥"意指依赖或仰仗神明保佑,表达出一种对婚姻生活的虔诚和感恩。 - 敢夸家督恢前绪
这首诗描绘了地震带来的破坏和人们的悲伤情绪。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震灾从古几回观,危险今难一枕安。——自古以来就有地震的危险,但现在却难以入睡安稳。 昔日疮痍犹待复,者番摇动愈雕残。——过去留下的创伤还等待恢复,这次地震更加破坏了原有的景象。 浮屠广做犹虚幻,赈恤施行幸勿宽。——寺庙建造得宏伟却像幻影一样,赈济灾民的行动应该更加迅速而不要宽容。 任是肝肠同铁石,也应泪洒与心酸
注释: 1. 戊申1908三月送儿侄赴东京及台北留学 2. 春风喜气溢眉端,吩咐儿曹急上坛。 3. 东北夹攻期足捷,弟兄游学各心殚。 4. 山川人物供参考,品行文章合立钻。 5. 倘得平安三五载,老夫那有不加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儿子和侄女们赴日本东京和台北留学的殷切希望和祝福。 首句“戊申1908三月送儿侄赴东京及台北留学”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目的,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震灾从古几回观,危险今难一枕安。 昔日疮痍犹待复,者番摇动愈雕残。 浮屠广做犹虚幻,赈恤施行幸勿宽。 任是肝肠同铁石,也应泪洒与心酸
双忠庙里绛帷开,三载从游远近来。 鼓箧穷经将致用,挑灯问字亦须才。 心多妄想闲方觉,事到难谋念转灰。 此地依稀权小别,书窗知否再叨陪
兵燹馀生梦未安,愁怀无限上眉端。 科名徵逐终归幻,诗酒遨游强自宽。 书味浑忘成枘凿,人情翻覆似波澜。 曩时经史堆高阁,静对寒灯独慨叹
果添十载祝金婚,得失升沉漫细论。 侍榻休夸怜与宠,传家幸有子而孙。 柘榴枝上腰重折,杨柳风前醉数樽。 已过古稀年益健,何时何处不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