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隐者自况,表现了隐士清贫的生活和高雅的情趣,也表达了对仕途的不满。 第一句“萝蔓纫岩竹翳闾”,描写山中的景象。萝蔓是攀缘植物,它沿着岩石生长,把竹子遮盖起来,使人看不到它的根,因此叫“隐”,即隐居之意。这两句写山中环境清幽,人迹罕至,与尘世隔绝。 第二句“天然幻出隐人居”,进一步写隐人的住所,用“幻”字形容其非同一般。诗人认为山中景色如此美好,真乃仙境
【注释】 雪窗:指有雪的窗户,这里指有雪的窗前。惠:惠赠,赠送。 海棠花:一种名贵的花卉,以花朵艳丽著称。 袅娜:形容体态柔美,轻盈多姿。 剪碎霞:指把海棠花裁剪得像霞光一样细长。 铜壶:即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之一,用以滴水计时。 爱惜:指珍惜爱护。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期间,写友人惠赠海棠花并题其上的情景。首句“驱奴分送海棠花”点明送花人,即诗人的朋友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贺,他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富有想象力。 第一句:“缴回友人转示诗卷”,意思是说我把我从别人那里收到的诗卷交还给别人了。 第二句:“拾得骊珠不秘藏”,意思是说我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一颗珍贵的珍珠,我并没有把它藏起来。 第三句:“来寻识眼共平章”,意思是说我想找到一个有见识的人,和他一起讨论我的诗。 第四句:“临风一盼留书架”,意思是说我在书桌前看着窗外的风景
【注释】 华阳:即蜀郡,四川成都。罗浮(lófú)洞:相传是神仙居所。勾曲: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内。故人:老朋友,这里指梁弥仙。 【赏析】 这首诗以“笑”开头,表现了诗人对梁弥仙的亲切和喜悦之情。诗中写梁弥仙的容貌俊美、气度不凡,用“碧眸苍鬓貌如春”一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梁弥仙英俊的外表。接着,“罗浮洞里通勾曲”,这一句既表达了梁弥仙与作者之间的深厚情谊
【赏析】 此为题画诗。试童岩野墨,指作者的书画作品。“杵麋烘麝”是形容墨色深黑。“蟾玉轻磨漆未干”,意谓砚台上的水还没有完全干涸。“合走春风供化笔”,意谓春风吹拂着,使笔尖蘸着墨水而流畅自如,仿佛在春风中行走一般。“肯随清誉到诗坛”,意谓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只凭名声去追求功名利禄。 全诗语言朴实、朴素,意境清新、自然。诗人借题抒怀,表达了自己不慕虚名、甘于寂寞的人生态度
竹所 竹子长到数千根,就形成了竹林;而人到了数百岁,便成老寿星。 数干当櫩眼便青,翠阴千亩况为邻 竹子长到成千上万根,它的枝叶就会变得苍翠茂密;一个人如果活了几百岁,那他的生命就会如同周围的一片树林一般茂盛。 休贪冷地闲风月,好作清朝劲节人 不要贪图那些安逸舒适的地方和清静的风光,要努力成为一位有节操的人。 注释: 竹所:竹子。 櫩(yǎn)眼便青:形容竹子长得非常茂盛。櫩,同“荫”。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诗歌的主旨。“万杵炼麋摇夜月,一圭分剂割晴云”,大意是说:万杵锤击,锤炼成美玉,在月色中飘动,如画;一圭(圭璋)分剂,切出一片片云彩,如诗。“雪腴半展陶泓净,改罢新诗写赠君”,大意是:雪白的肉,一半铺陈出来,犹如一幅清纯的山水画,我修改完新作的诗句,要赠给你。 【答案】 译文: 锤打万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的字面意思进行把握,又要结合诗中作者的情感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理解。 “岩桂”句:天街清晨如似香林,压担秋花塞市心中。岩桂:桂花。天街:京城街道。清晓:天刚亮的时候。似香林:如同香气四溢的树林。压担:形容秋天的桂花像一担担的一样。塞北:这里指边塞。心:指心里。总被时人低价得:总是被人轻视和轻视。苇帘茅屋尽黄金:形容边关荒凉冷落
赠制墨羽人葛太玉 回公胶法不轻传,太玉知机合伴仙。 安得翠云飞象管,书邀风月上蛮笺。 注释: 1. 回公胶法:指用回公胶制作的墨法,即以黄白相间的胶为墨汁的制作方法。 2. 太玉:指葛太玉这个人名。 3. 知机合伴:指懂得时机和配合的人。 4. 安得:怎能得到。 5. 翠云:形容女子发色美丽如翠云般绚丽。 6. 飞象管: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有力如飞翔的大象。 7. 风月:这里指美好的时光和景象。 8
【注释】 1. 袖惹天香:衣袖沾满了香气。天香,即指花香。 2. 故庐:故人(朋友)的居所。 3. 一山猿鹤伴清虚:山上的猿和鹤陪伴着清静的虚无。 4. 神仙诀:道教中的秘诀。 5. 就剪晴云问起居:就着晴天的云朵向对方问安。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是诗人寄给崇禧司徒的一封信中写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是说友人高士隐居山林,袖沾天香,与猿鹤为伴,过着清虚的生活;后两句是说他有求于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