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智
迁江道中 渺渺川云白,萧萧木叶黄。 羸骖秋日短,倦鸟暮天长。 不学疏儒术,无才愧宪纲。 清风肃蛮徼,千古想虞唐。 注释: 1. 渺渺川云白:形容秋天的云彩像白色的大川一样无边无际。 2. 萧萧木叶黄:描写秋天树叶变黄的景象。 3. 羸骖秋日短:形容长途跋涉的疲惫,羸弱的马匹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无力。 4. 倦鸟暮天长:形容鸟儿因为疲倦而飞翔得越来越低,天色也变得越来越长。 5. 不学疏儒术
诗句原文: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译文:清晨,我在江边听到晨钟的声音,于是轻轻划桨整理好小船。海水在夜晚似乎有约定,波涛起伏;当晨曦初现,河水开始流动,闪烁着光泽。我看到了沙滩上的鸟儿,它们仍然隐藏在远处的山峰之后。故乡如此遥远,无边无际,我满怀思念地准备告别我的同伴和朋友。 赏析:
【注释】 落落:形容志向远大。飘飘:形容身姿轻捷飘逸,不受拘束。清风:比喻高洁的节操或正直的品格。台阁盛:指官位显赫,仕途顺利。直道:正直之道。子孙贫:指后代不富贵。别梦:离别之梦。晚:指离别之后。归魂:指回到家乡。岭海春:指岭南的春天。故交多特达:老朋友很多都是显达之人。何人:谁。 【赏析】 《挽卢使君》是诗人送别友人卢使君时所作。诗中既赞美了卢使君的清正廉洁,又对卢使君的仕途坎坷表示同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一日三秋意” - 关键词:一日、三秋 - 注释:这里的“一日三秋”用来形容时间的迅速流逝,仿佛一天的时间就足以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深远与漫长。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以及对季节变换带来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2. “诗人入咏歌” - 关键词:诗人 - 注释:诗人,指代有才情的人。入咏歌,即创作诗歌。 - 赏析:反映了诗人通过艺术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和见解的能力。
【注】 “袁县丞”,指袁宏道。次韵袁县丞(袁宏道)述怀:袁宏道,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中郎,又字伯修,号石公,世称南宗山水画派领袖,又与弟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三袁),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桐江”,即桐江水,在今浙江桐乡。 【注释】 1. 勇退非无志:意谓壮心未泯,欲有所作为,但暂时放下。 2. 闲居况有缘:意谓虽然身处闲散之地,但恰好因缘际会,得以安居。 3. 哦松初到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象州江上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山川空历历,舟楫更迟迟。 【注释】:山川,山峦;历历,分明的样子;舟楫,指船上的船桨。迟迟,迟缓、缓慢。 【译文】:山峦清晰可见,船上的船桨却走得很慢很慢。 落日江如练,清秋鬓欲丝。 【注释】:落日,太阳落山的时候;江如练,形容江水像白色的绢帛一样;鬓,指头发;丝,细长的东西。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诗歌表达技巧,首先需要了解常用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比喻、拟人、对偶、设问、反问、借代、用典)、表现手法(对比、讽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结构(起承转合、平行结构、复沓、衬托、抑扬)等,然后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运用了哪种或哪几种表达技巧。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分巡柳庆出城别宪司诸公”,表明了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芳草古城东
这首诗是诗人在归乡途中,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而作。 首联“江汉从兹涉,云林阻一辞”,描绘了诗人在归乡之路上,历经波折,终于踏上归程的场景。江汉指的是长江和汉水,泛指故乡;云林则是比喻,表示归途的艰难曲折。这里的“辞”是告别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颔联“家怜骥子小,秋忆雁书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家怜指的是家人对自己的喜爱和照顾;骥子则是指年轻的自己或亲人
【注释】 入庆远江上:进入遥远的江河之上。 荒林延暝色,积雨带秋阴:荒废的树林延伸在黄昏的夜色中,连绵不断的雨水给秋天增添了阴暗。 白水浮江阔,黄茅入峡深:白色的河水浮在宽阔的江面上,黄色的茅草伸进了山峡的深处。 老思千里骥,清羡九皋禽:年迈的人思念着千里马般的英豪,羡慕着九皋(指沼泽地)上的飞禽。 厚禄知无补,迟回愧此心:丰厚的俸禄并不能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自己却迟疑不前,惭愧于这样的心境
【注释】: 平南江上:泛指江南水乡。 春江移棹稳:春天的江面,小舟摇曳,船身平稳。 洲渚共萦回:洲和渚在江面上环绕曲折回旋。 花送微风过:花随风飘荡。 鸥冲细雨来:白鸥随着细细的雨点飞来。 远山诗思入,高枕客怀开:远山的景色引发诗人的诗思,宁静的夜晚让人感到舒适,心情开朗。 欲把鱼竿去,长年坐石苔:想要拿鱼竿去钓鱼,长期坐在石头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