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智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思乡之情的五言绝句。首联“多病西风客,空堂独夜愁”点明时令和作者的处境。西风,即秋风,古人认为秋为万物之终,而秋风又是最容易伤物致病的。作者在秋夜之中,身体欠佳,再加上西风吹来,自然容易引发疾病。他孤守着空无一人的厅堂,又怎能不感到愁闷难遣!“多病”、“独夜”,一语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西风”二字,既点明了季节,也暗喻了政治环境的险恶。“空堂”与“独”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描写了柳城县的景色。首联写青山入城,小邑荒凉,写出了柳城县的萧条;颔联写竹覆茅茨冷,江涵石壁清,写出了柳城县的清幽;颈联草虫当户堕,水鸟上阶行,写出了柳城县的宁静;尾联问俗知无事,松风一舸轻,写出了柳城县的闲适。 【答案】 ①“青山”指柳城县周围的山峦;②“县庭”指柳城县内;③“荒城”指柳城县的城墙残破不堪,显得十分荒凉;④“竹覆茅茨冷”,以竹覆盖茅屋,使人感到清冷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与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考生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作答。此诗的注释为:“1.丹灶:炼丹用的灶;2.赤松:传说中仙人赤松子(又名王乔)的代称;3.云林:指山林;4.异书:指仙家的书籍。” “长怀丹灶诀,远访赤松居”意思是说诗人常常怀念着炼丹的秘诀
恭城县 十室黄茅屋,千峰红叶村。 喧厖蛮俗异,质朴古风存。 鸡犬连猺洞,牛羊到县门。 残年历荒徼,遥布圣明恩。 注释: 1. 十室黄茅屋:形容恭城地区房屋简陋,只有十户人家住在黄色茅草搭建的房子里。 2. 千峰红叶村:形容村庄周围山峦叠嶂,枫叶红了一片,形成了美丽的风景。 3. 喧厖蛮俗异:形容当地的少数民族习俗与其他地方不同,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4. 质朴古风存:虽然环境艰苦
【译文】 老树依傍茅屋,寒山对县门,愁云连五岭,积雪在孤村。 灯影闪烁,鸡乱鸣;林光闪烁,鹤翻飞。 关河万里远,岁末又何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离愁的画面。首句“雪晓”点明了时间是早晨,天气是下雪了。次句“老树依茅屋,寒山对县门”,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老树依傍着简陋的茅屋,而远处的寒山则与县门相对。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和寂寞。第三句“愁云连五岭,积雪在孤村”
恭城县 薄俗山川异,穷边井邑空。 桂林冬少雪,茅屋夜多风。 不寐愁闻柝,无家信转蓬。 长怀戢奸宄,随处问疲癃。 注释: ①恭城:今广西恭城县,在桂林之南。 ②薄俗:浅陋的风俗,这里指当地的习俗和风气。 ③穷边:偏僻的边疆地区。 ④井邑:城镇。 ⑤桂林:山青水秀的城市,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⑥冬少雪:冬天降雪不多。 ⑦茅屋:用茅草盖成的屋子。 ⑧柝(tuò):古代行夜戒时敲击用的梆子。
【注释】 ①柳城:地名。②霜气晚凄凄:形容天气寒冷。③荒冈恐路迷:荒废的山冈,使人担心迷失道路。④孤云桂岭北:指天边的孤云在桂岭的北面飘浮。⑤落日柳城西:夕阳映照着柳城的西边。⑥地暖:暖和的气候。⑦蛇虫出:比喻战乱之后,人们流离失所,生活困苦。⑧林昏鸟雀栖:树林昏暗,鸟雀栖息。⑨蛮乡:泛指南方边远地区,多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⑩遗黎:指被征调当兵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
诗句释义: 1. 万里秋将尽 - 此句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秋天的尾声即将到来,而自己身处异地,未能及时回家。 2. 三年客未归 - 这句表明诗人已经在外漂泊了三年的时间,但依然未能回到自己的故乡。 3. 寒云愁桂岭 - “寒云”指的是天气寒冷的天空中的云,而“愁桂岭”则可能是诗人对家乡桂岭的思念之情。 4. 落月梦柴扉 - 月亮落下,诗人梦见了自己在简陋的家门前。可能意味着他思念家的温暖和安宁。
江上别故人 江边送别的场景:诗人在江边送别老朋友,两人相对而立,依依不舍。 天涯芳草色,对酒惜馀春。 远隔天涯的故人,手中拿着一杯酒,感叹春天即将过去。 此日沧江别,东风白发新。 今日在沧江边与故人告别,故人的发丝已经斑白。 落花晴傍马,野鸟冷窥人。 落花在晴朗的天空中飘荡,野鸟在远处观望着离别的人们。 共勉持风纪,驱驰莫厌频。 共同勉励坚守正道,不要厌倦奔波劳累。 译文注释 江边送别的场景
【注释】 回风:顺风,和暖的风。下融江:流经今广西融水、贵州榕江等地的融江。 蛮溪:泛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河流。 野迥:山野遥远。低:接近地面。 秋兴难逢:秋天的景色令人伤感,难以欣赏。 清尊:酒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在江边乘舟,顺风而行,观赏着美丽的风景。落日时分,他看到远方山峰高耸入云,天空中的鸟儿低飞。然而,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孤独和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