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恭绰
疏影·吴湖帆、潘淑静伉俪以宋椠梅花喜神谱索题 香南雪北。尽化身亿万,声影非隔。月地重寻,天水遗珍,雕琼自涌虚白。迦陵永劫同心护,禁几度、罗浮轻谪。只素娥、笑证前因,称付玉苔双翮。 注释: - 香南雪北:形容梅花的香气和颜色与南方的雪一样。 - 化身亿万:指梅花的花蕾数量众多。 - 声影非隔:声音和影子没有分离。 - 月地重寻:在月光下寻找梅花。 - 天水遗珍:天空中的水珠像珍宝一样珍贵。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望江南”是词牌名,这里指代词的内容;“中秋好,举国正狂欢”,写节日的欢乐场面;“喜见银河方净洗,谁云玉宇尚高寒”,说看到天空中的银河刚刚洗尽了浮尘,谁说天上的宫殿还在寒冷中?这是反语。 参考译文: 中秋节这天,举国上下正在狂欢。 我高兴地看到夜空中银河刚刚洗去了浮尘,谁说天上的宫殿还在寒冷中? 【赏析】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采桑子”、“一箩金”等。 中秋好:指美好的中秋节。 山寺:寺院。 濂泉:水井名。 绝顶:山顶。 烟岚:雾气、云气。 清到骨:清到骨髓里。 下方:下方的楼阁。 疑仙:像仙人一样。 今夕是何年:今天晚上是哪一年的月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夜登临赏月之作。 上片起二句写景。“中秋好”三字,点明时令,又点出地点,为下面写景作铺垫。“山寺忆濂泉”一句
诗句原文: 中秋好,永夕石湖旁。 串月每疑天作戏,依山仍以水为乡。 何日买沧浪。 译文: 中秋之夜格外美好,我常在石湖边漫步。 每当看到圆月挂在天上,我都怀疑是天公在开玩笑,山还是那个山,水依然是那条水。 什么时候才能买到像沧浪一样的好地方? 关键词解释: - 中秋: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 永夕:表示时间持续长久,夜晚漫长。 - 石湖旁:指在石湖的旁边
【注释】 1. 望江南:词牌名。 2. 中秋好:指词人写词时在中秋之夜。 3. 印月赏三潭:指在赏月的时候,看到月亮倒映在水中的三个潭中。 4. 丛薄(bó):浓密的树林。 5. 暗疑烟墨画:指树林浓密得好像被烟雾笼罩一样。 6. 微波澄似水银涵:水面平静得就像水银一样。 7. 谁与共幽探:是谁和我一起来幽深的地方探察? 【赏析】 《望江南·中秋好》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
诗句释义 - 望江南: 一种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对远方的思念和期盼。 - 中秋好: 中秋节的美好时光。 - 几度忆吴淞: 多次回忆起吴淞这个地方。吴淞是位于上海的一个地名,可能因与中秋节相关联而成为回忆的对象。 - 江海双光澄晚镜: 描述的是晚上江水和海洋反射出的美丽景象。 - 林邱一曲度晨钟: 早晨在森林和山丘之间行走时,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 译文及注释 1. 望江南:
【解析】 此词上片写赏月的佳境,下片写赏月的情趣。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享受清闲生活的雅致。“百里清光萦把盏”中的“清”,指水色清明;“百里”,指远山连绵;“萦”,是缠绕的意思;“把盏”,即举杯。这几句写赏月之景,月光如水,山色如画,景色之美,令人陶醉。“四围山色裹行舟”,四围的山色将船包裹其中,写出了山水相映,美不胜收的意境。“佳景若为酬”,意即如此美好的风景怎能不酬
译文 中秋佳节,我怀念昆明的湖光山色。在水底鱼儿游走时,仿佛吞食了月色;草间蟋蟀鸣叫,仿佛在回答秋夜的声音。皇帝曾经观赏过这些美景。 注释 1. 望江南:词牌名,属于宋词中的一种格式。此词为作者自作。 2. 中秋好:指中秋节的夜晚。 3. 湖泛忆昆明:在湖上泛舟回忆昆明。昆明,即昆明池,位于今北京市西苑。 4. 水底鱼游吞月色:形容鱼儿在水中游弋,仿佛吞噬了月光。 5. 草间蛩语答秋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理解诗人的情感。最后分析手法。 本诗是一首咏中秋景的七绝,全诗以“望”字统摄,首联写月色之美;颔联写箫鼓之声,表现节日气氛之热烈;颈联写海天一色,突出景色之壮丽;尾联写碧海澄净,衬托出香港夜景之美。 【答案】 译文: 中秋佳节,香港美景翻新换旧颜。 在箫鼓声中,江水浩渺如万顷碧波荡漾,簪裙飘逸,气势压住千人。 碧水蓝天一色
【注释】: 虎邱山,苏州城西的一座山。这里泛指名胜古迹。 茗碗,茶碗。 篴(zhōu)声,风铃的声音。暮云闲,傍晚的云雾悠闲自在。 【赏析】: 《望江南·中秋好》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上片写中秋之景与品茗之趣,下片写赏月之乐和怀古之意。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音乐美、色彩美和情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