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圣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玉兰 - 一种植物,常在春天开花,花瓣洁白,形似荷花。 2. 长安二月三月交 - 指春天的气候,二月和三月交替之时,万物开始复苏。 3. 玉兰试花初解苞 - 玉兰开始展露花朵,刚开始绽放。 4. 谁令喝道杀风景 - 有人或事让环境变得不和谐,破坏了美好的景象。 5. 并欲煎酥充夜庖 - 有人用玉兰来制作食物,可能是玉兰花饼或其他美食。 6. 芜没暂当随澧芷 -
【注释】 1. 枕簟歌筵:泛指宴席。 2. 作冶游:即“冶游”,游玩。 3. 云梦泽:地名,在今湖北省境内。 4. 南州:地名,在今江西省境内。 5.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绝(每句七个字)诗,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闲适与超脱。 【译文】 在枕簟和歌席之畔,无妨我尽情游乐。 不必贪睡独守孤寂,云梦泽南州是我心安之处。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闲适与超脱心情的诗
辛夷 墙角的辛夷,高过一尺,花开像雪又如飘落的羽毛。 红叶衰败,绿色减少,从这开始,忌惮雨水和风,恐怕太劳累了。 已经因阴气多而长出虫子和蚂蚁,更因为偏僻地杂草丛生。 同时被僵死的李子所等待,偶然的偏送露井中的桃。 注释: 1. 墙角:指墙边。 2. 辛夷:一种花的名称,这里代指梅花。 3. 高过一尺:形容辛夷树非常高大。 4. 花开如雪复如毛:花朵洁白如雪,花瓣像绒毛一样柔滑。 5.
以下是对《春寒》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一:`二月春寒仍未消,寒梅始花江雁遥。` - 关键词:春寒、二月、寒梅、江雁 - 译文:二月的春寒依旧没有消退,寒冬中梅花开始绽放,江边的大雁在天空中飞翔。 - 赏析:此句开篇即描绘了冬去春来之际的自然景象,通过“春寒”和“寒梅”两个意象,传达了季节交替的不易,而“江雁”则增添了一抹动态的美,使画面生动起来。 - 诗句二:`轻红重碧不禁怯
补春寒一首 桃李漫山不敢开,阴晴无定本难猜。 春来春去只如此,花谢花荣能几回。 欹枕未妨延短漏,点灯还欲对深杯。 连年畏听黄昏雨,惯触新词到阿灰。 注释: 1. 桃李漫山:形容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景象。 2. 阴晴无定:指天气变化无常。 3. 春来春去:春天的开始和结束。 4. 花谢花荣:形容花儿开花和凋谢的过程。 5. 欹枕:斜倚枕头。 6. 短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夜晚的时间流逝。 7. 点灯
独居有感 疾病兼旬但闭门,已成失计厌重论。 江山事事皆陈迹,花鸟年年祗泪痕。 弦上杜鹃新有托,笼中鹦鹉旧能言。 巡檐欲草归田赋,误共寒梅说故园。 注释: 1. 疾病兼旬:指患病已满十天。 2. 失计:失去控制,这里指病了之后不能像平时那样处理事物。 3. 厌重论:对沉重的议论不感兴趣。 4. 山河:代指祖国的大好河山。 5. 弦上:琴弦上(比喻)的杜鹃鸟。 6. 笼中:笼子里(比喻)的鹦鹉。
【注释】 乾隆旧额:指乾隆皇帝的年号。 九箴:即“九箴书”,是《尚书·冏命》中记载的一种古代政治文献,共有九篇,每篇都以一个历史事件作为主题。 坐谈都尉思搜粟,骤贵中郎解摸金:意思是说,坐在朝堂上谈论的都是一些搜刮民脂民膏之事,突然富贵起来的人却能解甲归田,享受太平盛世的安宁生活。 碎首青蒲争耗羡:意思是说,为了争夺钱财而不惜牺牲生命,这种贪婪的行为令人发指。 百年谁识老成心:意思是说
梅花 月落霜繁短景催,年年玉笛唤愁回。 江边日夕垂垂发,雪后园林细细开。 香与蕙难争百亩,白如榆不上三台。 春风词笔流传遍,悔向扬州倚阁来。 注释: 1. 月落霜繁短景催,年年玉笛唤愁回。 - 月落霜繁:描述月光落下,霜气繁盛的景象。 - 短景催:暗示时间的短暂和岁月的流逝。 - 年年玉笛唤愁回:每年春天,笛声都能唤起人们的忧愁。 2. 江边日夕垂垂发,雪后园林细细开。 - 日夕垂垂发
【注释】 广春寒:诗篇名,唐李端所作。 花事:花卉之事;指春天的景物。 青桃碧柳:泛指杨柳。 短萧:即短笛,一种竹制乐器。 紫殿、红楼:皇帝所居之宫殿。 旧燕去还留后约:燕子去了又留下约定。 新鸿:指大雁,比喻信使。 单衣试酒心情减:穿着单衣喝酒,心情变得忧郁,减损了兴致。 怕说鸾镮拾翠时:担心在采绿的时候被捉弄,即怕说“拾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作品。诗人以咏物起兴,抒发感慨
春阴 拨触春愁尔许同,游丝落絮斗空蒙。 似寒非寒暖非暖,欲雨不雨风不风。 一角高楼树如荠,孤舟江上花打篷。 松陵老矣虽能赋,犊战蚕僵语未工。 译文: 春风拂动着柳枝,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仿佛有无数个春天的烦恼萦绕在心头。飘零的柳絮与纷乱的蛛网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朦胧的画卷。春意盎然却又似乎带着一丝寒冷,就像那欲雨而未雨、欲风而不风的天空。远处高高的楼角若隐若现,仿佛是荠菜花点缀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