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圣
诗句释义: 1. 坐对庭花春事微,参差渐与世相违。 2. 四三三四有喜怒,哀乐乐哀无是非。 3. 贾谊伤鵩未知命,张华赋鹪能息机。 4. 都门祖帐试相待,神武挂冠吾欲归。 译文: 1. 庭院中的花朵盛开着,春天的气息很微弱,它们逐渐地和世间的事物产生疏离。 2. 在庭院里看到花开,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愤怒,喜怒哀乐中没有是非之分。 3. 贾谊曾经因为鵩鸟的命运而感到悲伤,不知道命运是什么
夏闰枝编修孙桐方持妇服作此慰之故香落尘经雨滋,荀令断肠君岂支。 冉冉佳期成梦寐,潭潭旧事费寻思。 年时已不怡中夜,气味犹疑作远离。 莫似二毛潘骑省,帱茵弹泪写哀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孙桐方的丧妻之痛而写的挽诗。孙桐方在妻子去世后仍坚持着“女服”,因此作者安慰他:“你的妻子去世已经一年多了,但你还穿着她生前所穿的服装”。孙桐方对此感到痛苦和不安,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续春寒一首》,诗中描述了诗人在春天的某个夜晚,独自饮酒写诗,酒醒后看到窗外的景色,感到孤独和落寞。 厅马晚嘶春雨微,杝枝欲开蝴蝶飞:厅中的马匹在深夜里嘶鸣,春天的雨轻轻落下;柳树枝头,花儿即将盛开,蝴蝶却已经飞舞。 诗成试笔写纨扇,酒醒呼灯调玉徽:诗歌写成后,试着用纨扇来挥洒心情;酒醒之后,点燃灯火,调整琴弦上的玉徽。 塞草荒凉供雁叫,江花历乱对鸥饥
日暮独居 榾柮燔春火尚红,暮寒才觉卷帘通。 炉灰画尽诗初就,蜡炬烧残酒未中。 闷爱拾遗吟语燕,闲同中散送飞鸿。 蹇驴不敢朝天去,十日何曾过巷东。 注释: 榾柮:一种古代的炊具,用来燃烧木材。 燔:烧。 卷帘通:推开窗子通风。 画尽:描绘完毕。 蜡炬:指蜡烛。 拾遗:拾得遗物。 吟语燕:像燕子一样鸣唱。 闲:闲暇。 中散:东汉末年文人祢衡,字正平。 蹇驴:跛脚的驴。 朝天:向朝廷进发。 何尝:不曾
《得黄徽州曾源书》是清代李希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一麾江阁对凫鹥: - 注释:一麾,意为指挥或派遣;江阁,指江边的小亭子;凫鹥,指水鸟。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个景象,即在江边的小亭子里,面对着飞翔的水鸟,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自由。这种画面让人感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2. 道远书从隔岁题: - 注释:道远,形容距离遥远;书从隔岁题
诗句: ``` 草长花生莺乱飞, 禁城寒尽送君归。 故山芝朮春应熟, 今日朝廷计已非。 蠢蠢辈流殊可惜, 茫茫前路欲何依。 浔阳郭下江如练, 留取京尘上綵衣。 ``` 1. 释义与赏析: - 草长花生莺乱飞:描述春天的景象,草木生长,花开如海,小鸟飞舞,生机盎然。 - 禁城寒尽送君归: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色,皇宫的寒冷在春天里消失,仿佛是春天送走了冬天。 - 故山芝朮春应熟
【注释】 1、鼎彝(zhì):古代礼器,这里指胡味笙。 2、台:指朝廷。 3、一章乞郡:指一次上表请求外任。 4、幕府:指胡味笙的官署。 5、天下计:指国家大事。 6、艰危:困难。 7、济时才:指能治理国家的才能。 8、吹台:指《毛诗序》说的“南有招摇之吟”,相传为周文王所作,后成为乐府名曲。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全篇从友人离京赴职写起,到其入朝任尚书郎作结
【注】谢公埭:即谢公堤,又名望江楼。 【译文】 春天到来,谢公堤前,春意盎然,但江水江花却无法区分古今。 左股蓬莱遭到破败,南皮瓜李也结束了浮沉。 新诗渐渐要作蛮语了,卧病在床又知道不是越吟。 坐视池塘台阁变成草木丛生的地方,华发愁对雍门琴。 【赏析】 此词以谢公堤、蓬莱仙岛、瓜州古渡为题,写作者对友人陈伯严的怀念之情。 上阕先描绘了谢公堤前的一派春景,接着用“无古今”来比喻江水江花
刘幼云编修以诗索和再作赠别 尘外远公相啸歌,扁舟安稳渡江波。 归家正及桃花发,暂别真如乌翼过。 客里春华白日晚,画中故国青山多。 鱼羹饱吃柁楼饭,胜向长安骑瘦骡。 注释: 尘外:指世外。 远公:即慧远大师,东晋僧人,常在庐山结庐而居,与陶渊明有“饮酒赋诗”的交谊。 啸歌:吟唱。 扁舟:小船。 归家:回家。 桃花发:桃花盛开。 暂别:短暂的离别。 客里:客居之地。 春华:春天的美好景色。 白日
壁上见故人旧题有作 驿亭萧索不逢春,绕柱巡墙尚有人。 一别到今无意绪,三年怜汝在风尘。 东门已欲悲芜灭,北郭相期访隐沦。 想见江南花发后,醉题歌扇咏汀苹。 注释: 1. 壁上见故人旧题有作:在墙壁上看见老朋友的旧题诗。 2. 驿亭萧索:指驿亭(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临时住宿的处所)荒凉冷落。 3. 不逢春:没有碰上春天。 4. 绕柱巡墙:围着柱子,绕着围墙。 5. 一别:一次别离。 6. 怜汝: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