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頫
张頫是清代的诗人,他与钱载、张问陶并称为“三晋诗派”的代表人物。 张頫生活在清朝初期,他的诗歌风格深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他的诗作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艺术上也具有一定的高度
清代张頫《抵洛阳呈家兄》释义
【解析】 此诗作于大历四年(769)春。诗人自江陵赴洛阳途中,经过长安,寄家信给哥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其一:“十八年前地,重来路尚迷。”这两句是写诗人离家已十八年了,如今回到故乡,路上还是迷蒙不清。十八年前,诗人从长安出发,离开家乡。“迷”字写出诗人在归途中迷失了道路,表达了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惊喜和兴奋。 其二:“时经春社后,人在汉陵西。”这两句是说,现在正值春社过后,自己还在长安
抵洛阳呈家兄
十八年前地,重来路尚迷。 时经春社后,人在汉陵西。 道路悲萍梗,风尘误马蹄。 乡思正萧索,何处又鹃啼。
张頫
张頫是清代的诗人,他与钱载、张问陶并称为“三晋诗派”的代表人物。 张頫生活在清朝初期,他的诗歌风格深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他的诗作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艺术上也具有一定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