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燕
【注释】 檐:屋瓦。翠嶂:青翠的山峰。联:对偶的诗句。天光:指太阳的光辉。云影:指夕阳的余晖。楼联:指挂在楼壁上的句子,这里指诗的上下两句。 【译文】 屋檐斜挂,山峦如黛,秋日的阳光近在眼前;波面上,彩虹横卧,晚景在水面上摇曳生姿。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绝句。诗人用“天光”点出时间,说明是秋末冬初。接着描写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屋檐下,远山如黛,近处有树木,近水有楼台,近岸有波光
【注释】 辋川图画阁: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游历的辋川别墅,在今陕西省蓝田县。障:屏障。南华:即南华真人张果,传说曾隐居华山。 【赏析】 《辋川图画阁联》是清代诗人郑燮(字克柔)为辋川别墅所作的楹联。“画障”、“南华”都是作者的化用,意谓此地堪作图画,可以作为屏障;又因辋川别墅是隐士张果老居住之地,故说“不妨游更着南华”。此联言简意赅,对仗工整
【注释】 舣舟亭联:停船亭联。 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烟霞:云雾和彩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停船时,看到水边景色,有感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写诗人停泊于停船亭旁的江边。“阶墀近”指台阶靠近江边的石砌平台或小道。“洲渚”,指江中沙洲。“烟霞”即云雾和彩霞。“洲渚”,指江中的沙洲,这里指江中沙洲上的景色。 次句写诗人在停船亭上远眺所见之景。“来往”,指人来人往,车马行人
注释:水做的佩饰,风做的衣裳。美丽的花多映衬在修长的竹子间;到处都能看见盛开的莲花。 赏析:此诗写自然景物之美,抒发作者喜爱自然之情。“美花多映竹”是说荷花生长得非常茂盛,与修长的竹子相映成趣。“无处不生莲”是说荷花生长的环境十分优美,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迷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注释:明月之夜,小舟上的渔父在唱着歌;隔着帘子,细细的雨丝飘进窗户,送来了杏花的芬芳。 赏析: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水墨画,以“杏花春雨”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春色图,让人仿佛置身于杏花盛开的江南水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注释】 遥岑:远山。寸碧:形容山峰高峻。青霄:高空。 赏析: “遥岑出寸碧”一句,写远山耸入云端,苍翠欲滴;“野竹上青霄”一句,写野竹直刺蓝天。此两句皆以动衬静,突出了山峰的雄奇与野竹的高洁,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全诗以写景为主,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注释:在冶春楼,看到万家灯火映照在河两岸。菖蒲翻卷叶子,柳树枝条交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冶春楼的夜景,展现了河两岸万家灯火辉煌的景象,同时也展示了菖蒲和柳树的生机勃勃的状态,充满了生活气息。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楼台景色的七言绝句。首句写修篁依户牖,第二句写初日照楼台。 诗的前两句是工整对仗的一组句子,后两句也是工整对仗的句子。从结构上看,第一句“冉冉修篁”,与第二句“瞳瞳初日”正好构成对仗;第三句“依户牖”,与第四句“照楼台”也构成了对仗。从意境上看,这组句子又分别描绘了两种景致:一是修篁,二是初日。 前两句的“修篁”和“初日”,都是自然景物。在古人笔下,这些景物常常具有美好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全诗,了解诗意,把握诗情;然后要逐句分析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最后要注意诗歌的语言特点。此诗写景抒情,首联描写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颔联描绘虹桥翠屏相映成趣的景象,颈联写“水”“桥”的动态变化,尾联以“迎翠楼”收束,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 【答案】 ①金:指水流的颜色;涧:山涧。②转:转动,移动。③翠:深绿色的美名
【注释】: 来薰堂联:指作者题在来薰堂上的对联。 烟开翠扇:指春烟初起,如翠绿的扇子徐徐展开。 清风晓:早晨的风,清新凉爽。 日暖金阶:太阳温暖,照得金阶也变得耀眼。 昼刻移:太阳从东边升起,移到了西边。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描绘了一个明媚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首句“烟开翠扇”,以“翠扇”比喻晨雾,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柔和和清新。接着,诗人用“日暖金阶”形容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