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燕
我们来逐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浣香楼联 2. 谷静秋泉响 3. 楼深复道通 我们对诗句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句:“浣香楼联” - “浣香”通常指的是洗涤香花或香料,这里可能暗指楼内的花香或是某种香气。 - “楼联”可能是指楼内的对联或者装饰。 注释与赏析: 这句诗可能在描绘一个具有花香或香气的场所(如楼阁),其中“楼联”可能是指挂在墙上的对联或装饰品。 第二句:“谷静秋泉响”
注释 江山四望楼:即登高望远的楼。 山红涧碧纷烂漫:意思是山峦如火,溪流如绿,景色美丽动人。 竹轩兰砌:指用竹子和兰草装饰的台阶,也泛指园林建筑。 共清虚:一起享受清新凉爽的环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高远望时所作,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山红涧碧纷烂漫”描绘了壮丽的山水画面,色彩斑斓,美不胜收。二句“竹轩兰砌共清虚”则写出了作者在美景中的心情,与自然的美景相互交融
注释:绿竹蔓延覆盖了路径,飞落的花瓣在舞筵前翩翩起舞。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七言律诗。首句写路两边的青翠竹子漫过小径,遮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使人无法看到路的尽头;次句写花随风飘落,落在宴会的前面,使人们无法看清宴会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描绘景物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解析】 此为七绝。全诗以“澄碧堂联”为题,描绘了一幅秋日湖边景色图。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气候,渲染气氛;第二句写景,描写了湖光似镜、云霞映照的美景;第三句写物,描写了松气如秋枕簟凉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湖面上波平如镜,天空中浮云像火一样燃烧;山间松林散发出阵阵清气,仿佛秋日的枕席和竹簟一般清凉舒适。 注释: 澄碧:清澈明亮。 联:即帘。 赏析:
【释义】 荷花和荷叶层层相叠,映照水中;水色清澈,树木郁郁苍苍,景色十分清华。 【注释】 清华:清静秀丽的景色。 【赏析】 此联是写景诗。首句写荷塘上满眼都是碧绿的荷叶和盛开的白莲,次句写池塘里清水湛蓝,树木苍茂青翠,色彩鲜明。“芰荷”指荷叶。“叠”,重复。“蔚”字既形容荷叶的颜色,又形容荷叶的层数,也暗示着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湛”是“深”的意思。“清华”指清澈、秀丽的湖光山色
紫阁丹楼纷照耀,紫阁丹楼是指古代皇家的楼阁,这里指的是华丽的建筑群。纷纷照耀则形容这些建筑色彩斑斓、光彩夺目的景象。 修篁灌木势交加,修篁灌木是修长的竹子和灌木丛,势交加意味着两者相互交错、相互衬托,共同构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色。 注释:紫阁丹楼(华丽建筑群),修篁(修长的竹子)与灌木(灌木丛)交加(相互交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画,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注释】 蓬壶:即蓬莱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影联:指画或题诗。碧瓦朱甍(méng):青绿色的琉璃瓦和红漆的屋脊。 【赏析】 此诗为写景之作,诗人以蓬莱山为中心,通过碧瓦、朱甍、池、石等景物来表现蓬莱仙岛的宏伟壮丽。首句“碧瓦朱甍照城郭”,写城郭被青绿色的琉璃瓦、红漆的屋脊所映衬,显得格外鲜艳;后句“穿池叠石写蓬壶”,写仙人居住的仙境在穿池叠石之间展现。全诗意境雄浑开阔,色彩绚丽明快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光霁堂联》并给出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1. “千重碧树锁青苑” - 解释:“千重碧树”指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层叠如重,形成一道道碧绿色的屏障。 “锁”字形象地描述了这些绿树如同守卫一样环绕着青翠的园林。 - 注释:千(表示很多), 重(重复、重叠之意),碧(形容绿色鲜艳),树(植物的总称),锁(比喻包围、保护的意思),青(指青色,此处为颜色名),苑(古代帝王贵族居住的园林)。
【注释】: 九霄:天空。香透金茎:指月宫,因为桂花的香气可以飘到天上,所以用“香透”形容。 九月:农历八月。凉生玉宇:意谓秋气已深,天高气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桂花自喻,借桂花的馨香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前两句写桂花的芳香,从高空直冲云霄;后两句写桂花的清雅,在秋季中显得特别突出,从而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傲岸的个性。全诗语言优美、清新,意境幽远空阔。 “九霄香透金茎露”
【注释】 春禊亭:即春社亭。柳占三春色:指春天到来时,柳树首先发芽,故云“占”;三春,即上元、立春、雨水等三个节日。荷香四座风:即夏天到来时,荷花开放,散发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所以称“香四座”。 【译文】 春天到来时,柳树先发芽开花,故云“占”;三个季节,即上元、立春、雨水等三个节日;夏天到来时,荷花开放,散发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所以称“香四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