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燕
【注释】 曙光楼:即“望京楼”。 把钓:垂钓。 秋风:秋季凉爽的风。 【赏析】 此诗为登高远眺时所作,诗人登上望京楼,放眼四望,只见河水东流,岸边树木参天,景色宜人。但诗人却无心欣赏,他想到的是故乡。他看到河中游人,想起自己家乡的亲人,不禁感慨万千。他想到自己的前途,也像这条河流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对岸,因此十分惆怅。他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也像这秋风一样,既冷又凄凉。他想到自己现在的境况
【注释】 绿杨湾(水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联:指柳条,也作“柳”,即柳树的枝条。 金塘:在安徽当涂县东南,是长江中的一个小港。 柳色(岸边柳色):岸上垂柳的颜色。前溪曲:指前江的弯曲处。 玉洞桃花万树春:形容桃花如云霞般灿烂,满山遍野,生机盎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风光图。首句写江边绿杨湾两岸垂柳依依,映入水中,倒影成碧;江面碧波荡漾,舟行其间,犹如凌空飞渡
注释:竹丛和水边连成一片,树影悠悠花影悄悄。晴空中的白云漠漠无边,柳条细细随风飘扬。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首句"竹间水际联"写春日里竹丛与水面相连的景象,给人以宁静之感。第二句"树影悠悠花悄悄"则描绘出树影婆娑、花朵轻轻摇曳的生动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第三句"晴云漠漠柳毵毵"则是对天空和柳丝的描写,晴空万里,白云缭绕,微风吹过,柳枝飘飘洒洒。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诗句注释: 层轩:层层高耸的楼阁。修竹:挺拔的竹子。 华月、薰风:指清风和月光,也泛指清凉的微风。 赏析: 此诗描写了夜晚静谧优美的环境。诗人以“层轩”和“修竹”为景,营造了宁静而优雅的氛围。同时,通过“静华月”和“引薰风”两个词组,表达了夜晚清新凉爽的气息。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注解】 晓烟亭联 :《全唐诗》中没有《晓烟亭联》,当是作者自题。晓烟:清晨的薄雾,指朝霞或日出时的景象。亭:小凉亭。联:对偶的诗句,这里指的是一副对子。佳气、芳甸:美好的气息,芳甸指草木丛生的原野,泛指郊野。宿云:傍晚的云,淡:指颜色浅淡。野川:郊外的河流,泛指水边。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晨曦中的一次郊游,从“佳气”到“宿云”,由景及人,由实而虚,意境开阔,气象浑穆
【注释】 红阁:红色的阁楼。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诗句。 地偏:地势偏僻。 山水秀:山美水美。 酒绿:指春天的景色。 河桥春:指春天里河水泛绿、柳树发芽的景象。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小诗。前两句“地偏山水秀,酒绿河桥春”,点出了题面“跨红阁”的地点,即在一座风景秀丽的楼阁上观赏到春天的美好景象。后两句“风暖落花轻,日高流水急”则具体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其中“风暖落花轻”
【注释】 丁头屋:即方头屋,方形的房屋。联:对偶句。 【译文】 绿竹夹着清澈的流水,游鱼在圆波上跳跃。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前两句写景,“丁头屋”是方头屋,也就是四角形的房子。“绿竹夹清水”,形象地描绘了水边的景色,绿竹和清水相映成趣;“游鱼动圆波”,描写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的样子,鱼儿活泼可爱。后两句以“人”作比,“我”与“人”都是人,“我”与“人”有相似之处,“我”可以比作“人”。
【注释】 夹路:夹在道路两侧。 千树发:指满山的桃花、梨花等。 分:流过。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春水廊联的景象。 【赏析】 此诗描写了春日里桃红柳绿的自然景色,以及流水潺潺、人烟稀少的幽美风光。全诗以“春”为题,通过描绘春天里桃红柳绿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注释】 才:刚刚。添:指水位升高。四五尺:形容水面上涨了一点点。阴:指树木、竹林等遮阴的地方。两三家:形容树木、竹林的枝叶交错,形成了一些可以遮阴的地方。 【译文】 秋水刚刚上涨了四五尺;树林里,绿荫相间,掩映着两三家茅屋。 【赏析】 此为写景佳句。首句“秋水才添四五尺”,写诗人眼前之景象:秋天到了,河水已经涨了一点点,才涨到四五尺深。这是对眼前景色的描写,也是在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注释】 小山亭联:即《题小山亭》一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小山亭,在今江苏南京钟山之麓。此联意谓:茂密的竹林环绕着幽静的溪边;晴朗的天空中飘浮出一抹淡淡的云彩,它从远处的翠微山中升起。 溆(xù):水边。 翠微:青绿色的山峰。 赏析: “茂竹临幽溆”,诗人写景时,不厌其烦地重复使用“幽”字,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宁静。“竹”,常绿植物,有节,茎直立,有地下横生根,叶细长而有分枝,是造园和建筑中常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