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济
玉楼春·日本投降,战事结束 银屏一曲天涯似,谁遣青鸾通锦字 零红断粉总愁根,忍作东风行乐地 十年荏苒无尽头,似影如尘浑不记 劝君一盏碧葡萄,中有红绡千点泪 诗意解读: 银屏一曲天涯似,谁遣青鸾通锦字。 注释:银屏,指代女子的闺房。锦字,古时用锦制成的书信,比喻情书。青鸾,神话中的一种神鸟,常用来传递信息。 十年冉冉无穷事,似影如尘浑不记。 注释: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冉冉
半月重阴未放晴,岷蛾长夏气凄清。 此身也似知秋叶,独向高梧策策鸣。 注释:重阴指的是天空中乌云密布,没有阳光出现。岷蛾指的是一种蛾子,长夏即夏天。此身也似是指自己的身形像秋天的叶子一样枯黄、凋零,比喻自己感到孤独、悲凉。策策鸣是形容蝉在树枝上不停地鸣叫。 濠濮想,武陵情,一灯摇碧辘轳生。 注释:濠濮想指的是庄子的思想境界,武陵情指的是桃花源的故事。一灯摇碧辘轳生是指灯光摇曳生辉
注释: 啼唤春天的黄鸟,春城客子自伤悲。 荒葵野巷,胆怯回家装束,何时去住两能忘。 新绿中,禽鸟快乐自在;乱红里,蝶蜂狂舞不羁。 韶光终归人所有,与时光相伴。 赏析: 《浣溪沙·丙戌》是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色彩缤纷的春天景象;下片抒情,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岁月易逝的感叹,以及与时光共舞的决心。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敬畏
【诗句释义】 青山缺处平芜远,不见江南芳草岸。待凭春水送归舟,还恐归期同电幻。 愁情久似春云乱,谁信言愁情已倦。风池水皱底干卿,枉费龙琶金凤管。 【译文】 青山缺处平芜远,看不见江南的芳草岸边。等待依靠春天的水波送回你的船,还害怕归期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 愁情就像春日里的乌云纷乱,谁能相信我已经厌倦了忧愁。水面上泛起层层波纹,却与这水波无关。枉自浪费龙和凤制作的琵琶、箫管等乐器。 【注释】 1.
【注释】瑶台:即玉楼,指皇宫。紫菂(dié):花名。红蕉:一种花卉。“嬉春”二句:形容宫中女子在节日里载歌载舞,载欢载笑的场面。绣毂(gǔ):用五彩丝线缀饰的车子。别院:指远离皇宫的庭院。馀音:指歌声未尽的余韵。 【赏析】此诗作于日本投降,战事结束之后,诗人以宫廷歌舞升平为背景,抒发自己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全诗语言华美,意境幽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抒情色彩
【赏析】 此调又名《醉蓬莱》。此为咏物词。起首三句写景,“燕老”、“鸥闲”是写秋天的景色。后三句写人,“梦华哀绪”是说对故国的思念。“凤阙”指京城,“龙文”指皇帝的御笔。“石渠天府”,典出班固《西都赋》,指汉代长安城。“况”字承上转下,引出下文。“忧端”指国事、家事等忧愁。“猿鹤”指隐者、高士。“清游”指隐居生活。结二句用庚亮新作赋事,以自比,意谓自己空吟赋而无法实现,抒发了作者不能为官的愤慨。
玉楼春 · 四首新历八月十日感事有作。日本投降,战事结束 注释与赏析: - 西园雨过风犹劲,细算无多春色剩。(第一句) - 注释:西园的雨水刚刚停歇,但仍然吹着劲风,春天的气息已经不多了。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战争结束后,西园的景色和感受。雨水刚停,但天气依然寒冷,给人一种冷清、凄凉的感觉。 - 花心睡蝶漫魂酣,叶背流莺休舌佞。(第二句) - 注释:花朵的中心仿佛是沉睡的蝴蝶
玉楼春 村墟日上人声集,几砚床书喧外寂。阶莓云润绿偏浓,廊叶风多旋不息。 慵来应物如顽石,静处观生真退鹢。林峦入晚合苍烟,倦羽寒灯同此夕。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玉楼春令”、“春江夜月”等。 村墟日上人声集:指乡村的集市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已经聚集了人群,喧闹的声音四起。 几砚床书喧外寂:几砚床上的书籍被喧闹的声音所掩盖,显得寂静无声。 阶莓云润绿偏浓:台阶上的青苔因潮湿而显得特别绿
注释: 正猿岩照雨,雁水生寒,秋近重阳。 病叶辞柯去,露遥岑秀骨,堕影幽窗。 胜情暗惜非故,尘帽怯风狂。 漫万里荒台,百年浊酒,恼乱诗肠。 名王,觅无处,记戏马登临,曾慨兴亡。 底事长淮上,又迷人葵麦,摇漾秋光。 断魂事影何限,渔唱没苍茫。 便古峤新晴,飘零赋笔愁佩囊。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作,抒发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忧虑。 “正猿岩照雨,雁水生寒,秋近重阳
【注释】 (1)惜秋华:即惜秋光,词牌名。此为长调。 (2)雾隐林峦:雾霭弥漫的树林山峦。 (3)酿秋光:酝酿着秋天的光景。酿,酝酿。 (4)禽声先喜:鸟儿鸣叫的声音先让人感到喜悦。禽,泛指飞禽走兽。 (5)中酒:醉酒。 (6)纷纷乱愁难理:形容愁绪纷繁,难以排解。 (7)阑珊:衰败,衰残。 (8)韶华妍媚:美好的青春年华。 (9)伊谁凝睇:是谁在凝视。伊,指“他”,代词。 (10)蜃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