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岳
满目秋容拂画图,败荷衰柳接平芜。 西风刮地雁声落,寒月满天人影孤。 木耳有才持紫橐,楮皮无计换青蚨。 不知此去功名事,还许封彝见也无。 【注释】 1. 秋宵有感:秋天的夜晚有所感触。 2. 满目秋容拂画图:眼前一片秋色,宛如画中一般。 3. 败荷衰柳接平芜:枯萎的荷花和衰败的柳树连接着平坦的田野。 4. 西风刮地雁声落:秋风扫过,发出阵阵哀鸣。 5. 寒月满天人影孤:寒夜中的月亮高悬
诗句: 1. 生握藩旌死象梨,泽民山下泽民溪。 - 注释:在生命的开始,他紧握着藩的旌旗;在他去世时,他的尸骨葬于泽民山下的泽民溪旁。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泽民生前英年早逝的哀痛之情,同时也赞美了他在身后留下的深厚遗爱。 2. 苍天九重开日月,赤地千里兴云霓。 - 注释:广阔的天空中,九重天的云彩被打开,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赤地千里之上,云朵如同霓虹般飘荡。 - 赏析
【注释】 宿横溪桥:在横溪桥过夜。横溪桥,在浙江余姚县南。烟霭:指暮霭中的云雾。眉头:形容愁苦。万山攒:万山重叠,形容重重的山峦。连天麦浪:连天的麦田像波浪一样起伏。波千顷:形容广阔。扑地杨花:扑到地面上的柳絮。雪一团:像白雪一般。馀镪:剩余的钱财。春后酝(yun):春天酿酒。夹衾(qīn)犹怯夜来寒:两层被褥还是冷的,夜里还是冷的。征夫:外出打仗的士兵。车音涩:车轮滚动的声音,声音沉闷。自是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倪尚书的忠诚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来的期待。 首句:“守节如初未足观,毫厘终始实其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倪尚书始终如一的忠诚和坚守,虽然令人敬佩,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困难和挑战在于他的决策和行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步骤。这是在说倪尚书的智慧和能力不仅仅是他忠诚的象征,更是他成功的关键。 第二句:“郑公勇却枢衡贵,卫叔羞居荷橐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这首诗的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夏日行旅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热:描述炎热的天气状况。 - 翠微家在大江东:指在长江的东边有个叫翠微的地方。"翠微"通常指山色青翠,此处可能是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 五月鞭驴入建中:五月是夏季,"鞭驴"是驱赶驴子前行,暗示这是夏天的一个旅行。“建中”可能指的是地名或某个具体的地点。 - 云烈火车天欲雨,汗淹香葛扇无风
这首诗是王维的《少年行》,描绘了诗人在羊肠岭上的所见所感。 拂面东风吹夕阳,路蟠千折过羊肠。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站在岭上,被东风吹拂的脸庞感受到太阳即将落山的景象。他看到山路曲折,蜿蜒如羊肠,让人感到既艰难又美丽。 山疑随马回回见,花欲撩人故故香。 诗人抬头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峦,就像马儿一样不断回头。而那些盛开的花朵,似乎也在诱惑着行人,让人忍不住想要去触碰。
【注释】 过文脊山:经过山脉。百峰攒碧,形容山势重叠,绿树丛生。版桥西,指桥的西边。步武迟,走起来缓慢。红映竹篱花笑客,红色的花朵映照在竹篱笆上像笑客一样。翠翻云幕雨催诗,翠色翻腾如云幕,雨催诗兴,使诗意勃发。蕡还及第吾何愧,我如果得到功名就没有什么愧疚。广不封侯子未思,如果得不到封侯之赏,儿子就不会有想法。凡物不齐皆有谓,万物不齐都有其道理。忠义是男儿,忠诚和义气是男子汉应有的品质。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要求作答。注意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不添字、漏字、错字。最后要注意诗句中重点词的解释。 【答案】 译文见下。 注释:①训(教)——教诲;②胶庠:古代指学校。③从容:宽裕;④班颔(hàn)
伤春 初入京华菊荐香,途中今已过春芳。 十年恰走万馀里,两鬓几乎一半霜。 却酒不禁春黯淡,落花愁对月昏黄。 不堪夜半归心切,更被杜鹃啼断肠。 注释与翻译: - 诗句解读: 1. “初入京华菊荐香”:刚进入京城时,菊花盛开,香气四溢。 2. “途中今已过春芳”:在返回的途中,春天的气息已经消逝。 3. “十年恰走万馀里”:十年间,我已经走了超过一万里的路程。 4. “两鬓几乎一半霜”
这首诗描述了河鲀的形态和习性。它不同于鱼虾,却有芦蒿和荻芽般的形状。触物时,河鲀表现出可怜之情,而人们却无法理解它。河鲀的子排金粟,真堪畏;乳溜玉酥,何足夸。从此之后,烹鲜督庖吏,只将鲇鳠假名它。 译文: 河鲀形容初不类鱼虾,偏称芦蒿与荻芽。 河鲀触物时,表现可怜之情,却让人无法理解。 河鲀的子排金粟,真堪畏;乳溜玉酥,何足夸。 从此之后,烹鲜督庖吏,只将鲇鳠假名它。 注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