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岳
伤春 初入京华菊荐香,途中今已过春芳。 十年恰走万馀里,两鬓几乎一半霜。 却酒不禁春黯淡,落花愁对月昏黄。 不堪夜半归心切,更被杜鹃啼断肠。 注释与翻译: - 诗句解读: 1. “初入京华菊荐香”:刚进入京城时,菊花盛开,香气四溢。 2. “途中今已过春芳”:在返回的途中,春天的气息已经消逝。 3. “十年恰走万馀里”:十年间,我已经走了超过一万里的路程。 4. “两鬓几乎一半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意境以及手法特点等,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具体答题。 “朱箔钩新月,平阑架落霞。”首句写景,用“钩”字形象地描绘了新月的形状,勾勒出一个清幽淡雅的境界。第二句写人,“百钱呼酒炙”,一个“呼”字,活画出诗人挥金如土的豪爽之情,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对美酒的渴望。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借景抒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自叹》。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自叹身谋我独疏,只贪风月恣欢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却没有得到重用的机会。他只贪图风月之乐,尽情地享受生活。这里的“身谋”和“独疏”分别是指自己的才能和抱负,而“只贪风月恣欢娱”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杯盘遇客随多寡,囊橐何时问有无
诗句: 紫褪红销到海棠,几多游侠为渠忙。 译文: 紫色的花瓣逐渐褪色,红色的花朵也即将凋零,这些美丽的花丛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在忙碌地欣赏和采摘。 注释: “紫褪红销”描述的是春天花期将尽的景象,紫色和红色花瓣的褪色象征着春天的结束。“游侠”指的是那些行侠仗义的人,他们在花丛中忙碌,可能是在采摘或是欣赏美景,体现了他们的行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花期的描绘
【注释】 1.呈鲁伯瞻:写给诗人的朋友。鲁伯瞻,即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 2.青鸟:《山海经·西山经》:“帝女姚号女娲,处常羊之山,赤水绕焉,其上多丹粟。”郭璞注:“丹粟,青精也。”这里以“青鸟”代指信使,言已久不通音信。 3.盟寒有白鸥:盟是誓约之意,《左传》载,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在狄地与大臣谋国事,群臣皆辞,只有介子推不辞,他解衣衣君,食不食肉,并说:“有鹿而命为虞人,何如
浦城买舟 微雨催行旆,西风送客舟。 译文:微雨催动行旅的车马,秋风送走了送行的船。 注释:行旆:出行时所乘的车子。西风送客舟:形容诗人在秋风中送别友人,依依难舍之情。 赏析:首句写景,渲染了离别的气氛,烘托出离别的悲凉;第二句写情,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第三、四句通过“菊”、“山”这两个元素,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君在江东我水西,君今北去我南归。 注释:你(指作者)在江东(即长江的南岸),我在水西(指长江的北岸)。你现在要去北方,而我将要向南返回。 赏析:诗中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人与朋友分别,分别时的情景让人感到哀伤。“君”和“我”的对比,突出了两人的不同命运。 竹孙和客凌风瘦,梅子偏他得雨肥。 注释
宿水陆寺 萧寺廊庑阔,无人独自行。 吴侬非好僻,楚客为谁清。 花落凭风扫,灯残借月明。 江湖有烟浪,且此寄馀生。 注释: 萧寺:指萧寺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寺院的名字。 廊庑:指寺院的走廊和厢房。 吴侬:指南方人。 好僻:喜欢偏僻的地方。 楚客:指远离家乡的人。 凭风扫:风吹过花落下的样子,形容花瓣飘落。 灯残:蜡烛燃烧完了,光线微弱。 借月明:借用月光照明。 江湖:指江河湖海。 烟浪
注释及赏析: 容膝 - 形容空间虽小,却足以容纳一个人(或物)。 具体功非远,全躯恨已消。安禅须促膝,觅句敢成摇。悔不身齐足,时当事半腰。行人只蒲伏,何处得逍遥。 译文: 虽然身处狭小的空间,但心中所追求的宏伟目标并不遥远;如今我已放下了所有的痛苦和遗憾,感到身心都得到了解脱。在冥想中,我需要一个足够靠近的位置才能安心地坐下,以寻求灵感并创作出令人信服的作品。然而,当我回顾过去,我深感悔恨
野饮呈祝山甫 【注释】野景:指野外景色。何须:不需要。培:栽培。幕天:遮蔽天空。分古木:长在树木上。裀(yīn音银):覆盖物,此处指苔藓。酒上莺调曲:指莺歌。肴空鹊堕梅:指空鸟落在梅花枝头。一壶随所适:指随心所欲饮酒。问蓬莱:指仙境,这里指诗友。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野宴时写给同僚祝山甫的一首酬赠之作。首句“野景何须买”,意思是说野外景色无须购买,直接欣赏即可。次句“山花不待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