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
松风阁小饮(甲申) 山谷道人去不还,题名高阁此追攀。 松风肃肃诸天外,石涧泠泠返照间。 迁客偶然留片石,霸才何足重青山。 江鱼白酒萧条醉,我比闲云心更闲。 注释: 1. 山谷道人:指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2. 高阁:即松风阁,在江西上饶铅山县,为宋代黄庭坚所建,有“小万安”之称。 3. 松风:指松林中吹来的风声。 4. 诸天外:诸天之外的意思。 5. 石涧:指山间的石头流过的水。 6.
崇胜寺(甲申) 午钟声落碧云边,行过南峰别有天。 三面山围僧榻静,一湖水抱佛楼圆。 客寻橘树烟中井,门泊梅花雪里船。 饱啖祇园新迸笋,年来吾亦爱逃禅。 注释: 崇胜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一座古寺。甲申:农历甲申年。 译文: 午钟声响起时,它落在碧云边上,经过南峰后,别有一番天地。 寺院周围三面被山环绕,显得十分宁静;湖水包围着佛楼,看起来圆滚滚的。 游客们寻找橘树上的橘子,在烟雾中的井边品尝
注释: - 西风:指秋天的风。 - 晨:清晨。 - 寒斋:寒冷的书斋。 - 淡:清淡。 - 高人:高尚的人,这里指隐士。 - 病亦无妨:生病也不妨碍。 - 雪中老圃:在雪中辛勤劳作的老农。 - 凋残:凋谢、凋零。 - 委路尘:被尘土所覆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甲申年(公元1294年)秋天所作。诗人用“饮芙初寓斋赋得残菊”作为题目,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 首联"开过西风落帽晨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赴任途中,途经前次征役之地有感而作,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首联“伤心前度著征鞭”点题,写出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饥雁纷纷哭马前”是诗人的联想,以景写情,写出了诗人的感慨。颔联承上启下,由回忆转入展望,“只道补疮无近策,何期苏命有丰年”,写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望。颈联承接上文,进一步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满眼太平安乐景”,写出了诗人对国家的祝愿
这首诗是程玉樵在广东主持乡试时,朋友给他送行的。诗中描绘了程玉樵的名望以及他的文章受到皇帝的赏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程玉樵的赞赏和期望,希望他能继续发扬光大。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去年名重五经房:指程玉樵去年在五经房里声名远扬。五经房是指明代的一种科举考试制度,即通过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考试来选拔人才。这里用“名重”来形容程玉樵在五经房的声望很高
这首诗是为王霞九前辈典试福建而作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王前辈的敬仰之情,同时赞美了闽山的美景和特色。 我们来看第一句:“官程迢递指仙霞。”这里,"官程"指的是官员的行程,"迢递"表示距离遥远,"指仙霞"则暗指福建省的地理环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王前辈赴任福建的期待和祝福。 接着是第二句:“文字因缘又拜嘉。”这里,"文字"指的是科举考试,"因缘"表示缘分,"拜嘉"则表示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然后分析所用手法,最后结合诗句内容作答。 首句“一马入云际”是全篇的领起句,写早行之快。诗人骑马飞驰入云,形容其迅速。颔联“水声湾复湾”,以水声来衬托山高,写景有层次,由远及近。“春风不到处”,用拟人化手法描写桃花盛开的景象。“桃花开一山”,写桃花盛开,满山遍野。
程云芬前辈花烛词其一(甲申) 我知潘岳意缠绵,独住蓬壶过一年。 奈有慈亲依日下,可无佳妇拜堂前。 凤鸾声苦因求助,羔雁春多竟得仙。 好与词林添故事,今宵花烛撤金莲。 注释释义 1. 我知潘岳意缠绵:引用潘岳的典故,表示对爱情深沉而持久的思念。 2. 独住蓬壶过一年:形容自己长时间独自住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如蓬壶仙境。 3. 奈有慈亲依日下:虽然有情人在一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沆的作品,名为《送林少穆夫子典试云南其一(甲申)》,全诗如下: ```plaintext 吸尽西江旧有名,天教史笔重文衡。 才陪桃李三春宴,又假旌旗万里行。 先出使星同禁署,最多秋月是昆明。 汉家司马空持节,那及熙朝主试荣。 ``` 赏析: 陈沆在这首《送林少穆夫子典试云南其一(甲申)》中,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踏上征途的祝福与期待。首句“吸尽西江旧有名
程云芬前辈花烛词 其二 (甲申) 相公心事极怜才,亲与婵嫣结凤媒。 西母吉占归妹卦,北堂喜动合欢杯。 新妆彩笔携春殿,小阁官梅上镜台。 从此鸡鸣知有戒,早朝不用漏壶催。 译文: 相公心中非常怜惜才华横溢之人,亲与婵嫣结为连理枝。西母吉占归妹卦,预示北堂喜动合欢杯。新妆彩笔携带春殿,小阁官梅上镜台。从此晨鸡一鸣知有戒,早朝不再用漏壶催促。 注释: 1. 相公:指宰相或朝廷重臣。 2. 怜才